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上单基因决定的性状,属于显性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有酒窝男性与无酒窝女性婚配,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 有酒窝女性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多能产生一种卵细胞
C、 若干个有酒窝男女婚配家庭,子代男孩中有酒窝:无酒窝=3:1
D、 若干个有酒窝杂合子男女婚配家庭,子代不会出现有酒窝纯合子
香豌豆花紫色色素的形成需要两对等位基因(以A/a、B/b表示)中显性基因同时存在,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具体作用机制如图,不含紫色色素的香豌豆开白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香豌豆自交,则子代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4种
B、 若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香豌豆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紫花:白花=3:1
C、 纯合的白花香豌豆进行相互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紫花香豌豆
D、 香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实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如图为某杂合个体的细胞、其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 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C、 该细胞中a和b、c和d携带的遗传信息均相同
D、 该细胞的一个子细胞可能同时含有1和3号染色体
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之后果蝇也作为“模式生物”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红眼果蝇交配,F1的表型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析F1的表型可知,亲本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
B、 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若F1中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则异常配子可能来自父本
D、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艾弗里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会释放自身的DNA小片段,这些小片段与R型活细菌表面的感受态因子结合后,双链被解开,其中一条链被R型细菌产生的酶降解,另一条链与R型细菌的部分同源区段配对,切除并替换相应的单链片段,形成杂合片段,最终使R型细菌转化形成S型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格里菲思实验和艾弗里实验均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C、 S型细菌与R型细菌形成杂合DNA片段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含杂合DNA区段的肺炎链球菌分裂一次后可产生R型和S型两种细菌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遗传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图为某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相关物质成分,甲、乙表示不同的DNA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可以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B、 甲链中①所在的末端有游离的磷酸基团,该端被称为甲链的3'-端
C、 该DNA分子以甲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新子链的碱基序列与乙链相同
D、 若甲链的某段碱基序列是5'-GATACC-3' , 则乙链对应序列是5'-CTATGG-3'
tRNA可分为空载tRNA(不携带氨基酸的tRNA)和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当氨基酸供应不足时,空载tRNA的数量会增多,对基因表达过程产生抑制,从而减缓机体对氨基酸的利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只能被一种负载tRNA转运
B、 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会直接抑制转录和翻译
C、 空载tRNA和负载tRNA均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
D、 a~d4个核糖体最终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
无子西瓜是由普通二倍体(2N=22)西瓜与四倍体(4N=44)西瓜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个头大、口感甜、无子而深受人们喜爱。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变异类型可用显微镜检测
B、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C、 三倍体西瓜的细胞中最多含有66条染色体
D、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杀虫剂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使其抗药性逐渐增强
B、 突变不仅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适应不仅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中国早在《诗经》中就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意思是夜里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雄蝗虫的配子中均含有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
B、 雌雄蝗虫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会形成12个四分体
C、 蝗虫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D、 蝗虫有丝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豌豆的圆粒(R)和皱粒(r)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被插入一段含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成为r基因时,会导致淀粉分支酶的活性大大降低,进而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种子成熟晒干后就形成了皱粒豌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基因被插入一段含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淀粉分支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由题干信息可以推知,基因与性状之间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 成熟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与豌豆种子细胞中淀粉的含量有关
某研究团队将抗秆锈病(AA)和非抗秆锈病(aa)小麦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将F1与F2均种植于含禾秆锈菌的土壤中(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与基因a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 若抗杆锈病基因被甲基化修饰,则其基因表达可能会受抑制
C、 禾秆锈菌的存在,会导致种群中非抗秆锈病基因的频率升高
D、 F2中抗秆锈病植株与非抗秆锈病植株的比值可能会偏离3:1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