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平市昭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内)

实物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如图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

A、 民族习俗交融,尚武风气盛行
B、 封建伦理瓦解,男女地位平等
C、 制瓷技术高超,陶俑造型精美
D、 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由此说明,唐末五代( )
A、 呈现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
B、 物质生活不稳定
C、 出现了社会危机
D、 部分地区相对稳定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武轻文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宋朝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元朝时,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一现象( )
A、 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局面
B、 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使元朝完全摒弃了本民族的文化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段话反映了郑成功决心(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加强中央集权
C、 维护国家主权
D、 加强文化交流
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 )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农业的发展变化
C、 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D、 人口的增长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城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宋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有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的范围航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扩大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