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每小题2分,12小题共24分)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 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
C、 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没有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阶段
图为人类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B、 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则Ⅲ3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 若Ⅲ6患病,此病一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则图中所有正常个体均为杂合子
下图为某果蝇(基因型为AaEe)同一生殖器官中的2个细胞分裂图像,图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均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相同
B、 乙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或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
C、 基因A和a的分开既可以发生在甲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乙细胞中
D、 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形成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
如图甲是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S型细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
B、 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属于基因突变
C、 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分离
D、 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如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标记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获得试管①到试管③,细胞内的染色体复制了两次
B、 用T2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提取DNA更方便
C、 试管③中含有14N的DNA占1/2
D、 若大肠杆菌的DNA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3次复制,则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120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下列有关图示生理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 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细胞内进行
C、 图乙表示翻译过程,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
D、 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点加快复制的速率
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位素标记可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艾弗里用此方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B、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 遗传定律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都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离心技术等方法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范可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范可尼贫血相关的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引发疾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B、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并计算
C、 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
D、 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
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开始是一种食肉动物,大熊猫经过漫长的进化,其主要食物都来源于竹子,大熊猫的食性与B、b的基因频率有关。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则B和b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 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C、 如果B和b位于常染色体,则显性性状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是48%
D、 如果将该大熊猫种群人为隔开,则一定会形成两个新的物种

多选题。(每小题4分,4小题共16分)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B、 图示中过程①与过程②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C、 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
D、 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2n=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时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 图甲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
C、 若图乙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8
D、 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③过程
天牛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1和a2分别决定了天牛的长触角和短触角,a1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发育为个体。科研人员发现,某长触角天牛品系的7号染色体上存在另一对基因B、b,其中B基因也有纯合致死的效应,相关基因的位置如图所示。将该品系雌雄天牛相互交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1和a2属于等位基因,二者没有显隐性之分
B、 天牛种群内不会存在纯合长触角个体
C、 该品系雌雄天牛相互交配,a1与B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
D、 若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短触角,其原因最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
在高等植物中,烟草自交是不育的,已知烟草中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分别是 , 构成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且相互间没有显隐性关系。现用三种基因型的烟草植株相互杂交,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

A、 基因 ,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B、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与卵细胞基因组成相同的花粉可能不会完成受精作用
D、 基因型为(♀)与(♂)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有3种基因型

非选择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5小题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