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培优卷)

日期: 2025-04-02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解(pōu)   教(huǐ) 引(zhēng)
B、 容(shè)  渎(xiè) 佝(lóu)
C、 承(tiáo) 进(pián) 层(lěi)
D、 若(tǎng) 厌(wù) 聒不舍(qiǎng)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
B、 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C、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D、 梧州市市树六旺树,树形美观,四季常绿,它的大量栽种,将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中“绿”的词性一样.
B、 “实现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今天星期一”“走一趟”的结构各不相同。
C、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D、 “中国高铁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写下了有力的注脚。”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高铁写下注脚”。
下列对《敬业与乐业》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作者引用了儒家、道家经典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 本文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C、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在引用古籍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很自然地化深为浅。
D、 文中所谈的“业”指职业,作者所谈到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针对的是特殊的人群,即已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因此本文对中学生的意义不大。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 一条碎石子铺设的小路蜿蜒弯曲着伸向远方,不少人在岸边漫步游玩。
C、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
D、 为了弘扬和继承墨家文化,第七届墨子文化节在山东省滕州市举行。

阅读理解

课外美文探究

为学做人

梁启超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我们积了无数经验,发见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例如我想做民吗:怎样的改良土壤,怎样的改良种子,怎样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们在高等以上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智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选自梁启超《人文心语录》)

语言综合运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