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2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小鼠肝细胞中合成磷脂分子所需的3种酶均位于内质网膜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的尾部具有亲水性
B、 内质网膜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C、 磷脂在核糖体中合成
D、 内质网膜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
幼鼠肠上皮细胞肠腔侧的X受体识别并结合母乳中的抗体后,抗体被胞吞进入细胞,随后从另一侧胞吐至内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B、 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C、 X受体在该过程中作为运输抗体的载体
D、 该过程涉及囊泡的形成、运输、与质膜融合
向心性肥胖是由糖皮质激素过多导致的一种肥胖类型,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的,常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可能出现向心性肥胖
C、 可对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以降低血糖浓度
D、 心血管疾病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无关
科研人员为制备小鼠抗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采用真核表达系统制备了高纯度的N蛋白,成功筛选出了能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蛋白是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
B、 制备mAb过程中不采用体外受精技术
C、 制备mAb需将小鼠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D、 杂交瘤细胞株传代培养时常用胃蛋白酶处理
石蝴蝶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以东的横断山区及其周边地区,大约60种。根据花瓣形状的显著差异分成五个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瓣形状能为进化提供分子水平证据
B、 五个类型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 花瓣形状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生活环境导致花瓣形状发生定向变异
科学家利用红鲫和鲤鱼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其中F1偶然产生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异常配子,最终获得生长快、抗逆性强的湘云鲫2号,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属于多倍体育种
B、 F1有丝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 培育湘云鲫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畸变
D、 湘云鲫2号属于三倍体生物
神经胶质细胞突变后会表达出具有更高活性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产生高浓度的物质X,能抑制DNA去甲基化酶的活性,导致出现神经胶质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浓度物质X使DNA甲基化程度提高
B、 DNA甲基化会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C、 DNA去甲基化酶能改变DNA碱基序列
D、 改变表观遗传的修饰可影响神经胶质瘤生长
用X射线处理甲原生质体,导致其部分染色体丢失而丧失细胞分裂能力。用碘乙酰胺处理乙原生质体,导致其细胞质酶失活而生长受抑制。将上述两种原生质体混合,经诱导融合后获得再生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促使甲、乙原生质体融合
B、 融合过程中加入低渗溶液可维持原生质体正常形态
C、 获得再生植株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D、 再生植株是由甲、乙原生质体融合后发育而成
普洱茶经过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杀青一般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部分酶活性,揉捻会破坏细胞结构,发酵中翻堆是将料堆拆开并重新建堆,发酵后酒香浓郁,口感丰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杀青使酶因肽键断裂而失活
B、 杀青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C、 发酵过程中翻堆的目的是为了升高温度
D、 干燥处理有利于发酵而使茶发生香变
人体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机体会进行厌氧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在高原地区时才会进行厌氧呼吸
B、 人体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产生CO2
C、 人体厌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D、 人体能利用厌氧呼吸克服长期缺氧
核纤层蛋白形成骨架支撑于核膜内侧。研究表明,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分别导致核膜解体与重建,从而维持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期,细胞内最明显的变化是核膜解体
B、 末期,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导致核膜重新形成
C、 核膜周期性变化有利于染色体均分到子细胞中
D、 维持核纤层蛋白高磷酸化水平可促进细胞分裂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进程缓慢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中可检测出攻击甲状腺细胞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表现为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持续升高
B、 患者的效应B细胞识别甲状腺抗原后分泌抗体
C、 患者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不能减轻其症状
D、 晚期患者的甲状腺可能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增生
突触前抑制机理的结构基础如图1所示,其中轴突1释放兴奋性递质。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不同部位后,胞体3产生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轴突1后导致胞体3突触后膜处钠离子外流
B、 若刺激轴突2强度足够大,胞体3有可能会兴奋
C、 轴突2兴奋可能会导致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
D、 轴突2兴奋可能会导致轴突1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4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