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7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 1-30题每题1分, 31-40题每题2分, 共计50分)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两纯合子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一定为显性性状
C、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 杂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指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自由组合”指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
B、 一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D、 分离定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豌豆细胞核有控制茎高度的基因D和d。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A、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B、 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 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
D、 D能表达遗传信息而d则不能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两次
B、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 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水平
D、 受精作用时卵细胞一般不会与多个精子的细胞核融合
果蝇X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基因都能控制果蝇的性别,其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B、 该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可自由组合
C、 白眼基因、红宝石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 正常情况下,雌果蝇的体细胞中棒眼基因最多有4个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2n)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B、 该细胞中的基因A/a、B/b自由组合会产生4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C、 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b或ABb
D、 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其1/4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异常
下列有关“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能稳定遗传
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会出现S型活菌
C、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RNA感染烟草,烟草叶片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BC段R型细菌减少的原因是R型细菌大量转化为S型细菌
B、 若用S型细菌DNA与R型活菌进行体外转化,两种细菌数量变化与图甲相似
C、 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D、 图乙经离心的试管中,沉淀物中也有具少量的放射性
科学家在研究小鼠毛色的遗传时发现,纯合黄色小鼠(AvyAvy)与黑色小鼠(aa)杂交,F1(Avya)中小鼠的体色表现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过渡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F1中不同体色小鼠的Avy基因碱基序列相同,但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该种小鼠体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 被甲基化的基因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C、 Avy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越高,F1小鼠的体色就越浅
D、 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会阻止RNA聚合酶与Avy基因前端的结合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大肠杆菌DNA的含氮碱基都含有15N。然后再将其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B、 根据含14N或15N的DNA离心后的位置,⑤为亲代、②为子一代
C、 若出现图中③的结果(带宽比3:1),则亲代DNA进行了3次复制
D、 若将DNA处理成单链后再离心,也可以证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B、 基因是具备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许多个基因
C、 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决定的
D、 染色体是DNA的重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下图所示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①~⑦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Ⅰ和Ⅱ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中的③表示为RNA聚合酶,①链的左末端为3'-端
B、 过程Ⅱ中RNA结合多个⑤,利于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C、 除碱基T和U不同外,②④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D、 该图示可以表示人的垂体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过程
关于下图所示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在含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溶液中进行①过程
B、 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⑤过程
C、 ③④⑥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
D、 细胞中①④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 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 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 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主要遵循了加法原理
C、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物理模型建构的方法
D、 科学家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葡萄与爬山虎均是葡萄科常见植物,将二倍体爬山虎的花粉涂在未受粉的二倍体葡萄柱头上,可获得无子葡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爬山虎和葡萄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爬山虎花粉引起葡萄果实发生了基因突变
C、 无子葡萄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仍结无子果实
D、 无子葡萄的果肉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均能导致基因突变
B、 新冠病毒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最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C、 用高倍显微镜能看到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的“低温”是指零上4℃左右
B、 植物细胞指洋葱的外表皮细胞
C、 卡诺氏液的作用是解离组织细胞
D、 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多倍体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 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D、 由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发育成单倍体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考古学家从岩土沉积物中提取古生物遗骸DNA或蛋白质分子并和现代生物的分子信息库进行比对,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证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B、 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 比较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作为证据是因为进化过程中其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D、 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相同的两个生物个体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
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鸟类很多构造都被舍弃了以减轻体重,例如,飞翔的鸟类没有膀胱和直肠,通过泄殖腔及时将粪尿混合物排出体外,使鸟类变得更轻,飞得更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鸟类无膀胱:因为长期不用膀胱储存尿液导致膀胱退化
B、 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鸟类无直肠:因为无直肠的个体容易生存,容易留下后代
C、 鸟类通过减轻体重适应环境,不会改变环境,所以没有发生与环境的协同进化
D、 通过比较鸟类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以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及进化顺序
狍属于鹿科动物。在鹿科动物中,物种间线粒体中Cytb基因序列差异约在4%~12%之间。某研究发现,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的线粒体中Cytb基因序列差异分别为1.61%、4.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组测序为鹿科动物的分类提供了细胞水平证据
B、 中国东北狍与欧洲狍在自然条件下能进行基因交流
C、 中国东北狍与西伯利亚狍、欧洲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D、 自然选择在中国东北狍的进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其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B、 斑马和驴杂交能产生后代斑驴兽或驴斑兽,斑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D、 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A和a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如图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①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型
B、 基因突变和重组、①③是新物种形成的3个基本条件
C、 ④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之一
D、 ⑤表示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关于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分离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甲中①②③
B、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乙中的④⑤⑥
C、 图甲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 图乙中子代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某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有紫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A、a1、a2、a3控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a1>a2>a3 , 其中a3a3个体有50%的死亡,将紫花(Aa3)自交得F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的基因A、a1、a2、a3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将F1中的紫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和花色均最多有4种
C、 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3:a3a3=2:4:1
D、 若含A的花粉50%不育,则Aa1自交后代紫花中稳定遗传的占1/4
下列甲、乙、丙、丁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细胞①对应图乙中的AB段
B、 图甲中对应图乙HI段的是细胞③④
C、 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是细胞①②
D、 图甲中细胞④对应图丁的I阶段
下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生物卵原细胞(2N=4)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2条
B、 某生物体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将该细胞置于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使其DNA均被带上放射性。若让其连续分裂2次,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细胞有4个
C、 将一条链被15N标记的某DNA分子(第1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到第n代,则只含14N的DNA分子为2n-2
D、 用3H、15N、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3H、15N、32P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最近研究也表明 细菌耐药性的扩散也不完全是被动的,耐药菌能够通过一些生理作用把易感细菌转化为抗药性细菌。下图是细菌抗药性形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处理导致细菌个体间产生了抗药性的差异
B、 由此可以推测适时更换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减缓更强抗药性细菌的产生
C、 导致细菌种群强抗药性基因的频率提高的过程是图中的 b、d
D、 抗药性细菌接触并使易感细菌发生抗药性转化的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 若X是DNA一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 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D、 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酶
遗传密码的破译需要解决“碱基组合与氨基酸之间对应关系的规律”这一难题。下图是遗传密码破译过程中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每个试管内只加入多个同种氨基酸作为翻译的原料,UUU……作为翻译的模板
B、 图示实验操作需要在实验前除去细胞提取液中的DNA和mRNA
C、 图示实验添加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后,出现多聚苯丙氨酸,说明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就是UUU
D、 图示实验中其他操作和成分不变,可用GGG……代替UUU……,来破解GGG决定的氨基酸种类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①连续自交、②随机交配、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要尽快获得AA纯种小麦,③比④更慢
B、 曲线Ⅱ的F3和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相等
C、 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产生A和a的配子比例始终相等
某植物的花色有黄色、褐色、蓝色、红色和紫色5种,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当植株基因型为A_B_dd时,花瓣呈现紫色。野生型植株都为紫色纯合子,甲、乙、丙三个突变株自交,F1的结果如下:

突变株甲(紫色)→F1:3/4紫色、1/4黄色

突变株乙(红色)→F1:9/16红色,3/16紫色、4/16黄色

突变株丙(红色)→F1:9/16红色、3/16紫色、3/16褐色、1/16蓝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野生型植株与突变株甲杂交,F1全部表现为紫色
B、 若突变株甲与突变株乙杂交,F1中紫色植株的概率可能为3/8
C、 突变株丙自交所得F1中的紫色植株与褐色植株杂交,子代中褐色杂合子的概率为1/9
D、 突变株乙自交所得F1中的紫色植株与突变株乙杂交,子代中黄色纯合子的概率为1/12
在一个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在I、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说明:实线表示A的基因频率变化,虚线表示a的基因频率变化

A、 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历三个时间段后,种群中XAXa、XA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20%
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和Ⅲ的时间阶段中雌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都是32%,II时间段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以达到最大值
C、 在第Ⅰ和Ⅲ时间段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多次繁殖的后代基因型频率也不变
D、 经历了I、Ⅱ、Ⅲ时间段,该种群产生了进化,但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计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