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铜壶滴漏
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如图甲所示,早期的铜壶滴漏由一只播水壶和一只受水壶组成,受水壶上固定一把铜尺,铜尺上刻有十二时辰,受水壶里放置一个浮舟,浮舟上装一支浮箭。当水从播水壶滴入受水壶后,受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浮箭被慢慢托起,古人根据浮箭卡端在铜尺上对应的刻度就知道当时的时间了。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代表23∶00-1∶00,丑时代表1∶00-3∶00,寅时代表3∶00-5∶00……以此类推。
由于播水壶水位下降会导致滴水速度发生变化,后人对铜壶滴漏进行了改良,将播水壶由原先的一只增加到三只(如图乙所示),分别称为日壶、月壶和星壶,自上而下依次放置在阶梯式座架上。铜壶滴漏中的每个壶都有盖,下面三个壶盖中还有圈孔承接上壶嘴滴漏的每一滴水。使用时,定时给日壶补水,确保星壶始终处于满水状态,一昼夜恰好能将受水壶滴满。

(1)若浮箭的重力为G,在受水壶中所受的浮力为
, 则G
(选填“
”“
”或“
”)。随着受水壶水位的升高,浮箭受到的浮力;
(2)如图丙为早期铜壶滴漏的铜尺标度,关于“子”“丑”“寅”三个时辰刻度的大概位置正确的是;(填序号)
(3)在图乙所示的改良后的铜壶滴漏中,随着受水壶水位的升高,星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确保星壶始终处于满水状态,在铜壶滴漏设计和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从星壶底部流出1滴水的时间约为0.2s,1滴水体积约为
, 为确保一昼夜恰好能将受水壶滴满,则受水壶的容积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