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检测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6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卤鹅是“广东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它以狮头鹅为原材料,用老鸡、老鸭和猪骨熬制高汤,加上数十种香辛料和酱油、白酒等卤制若干小时,搭配“蒜蓉醋”食用,咸香入味,让人回味无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糖源充足时可将糖直接转化为乙醛,再变为乙酸
B、 生产酱油的过程需经过接种、发酵、分离、提纯等过程,属于发酵工程
C、 利用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白酒可以使酒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D、 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可以添加适量的溶菌酶
微囊藻是水华蓝藻的一种,分布广,危害大,常形成较大的群体迅速上浮遮挡底层光照而抑制绿藻和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其形成水华,且微囊藻能产生毒素对鱼类有毒性作用,对我国水环境和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囊藻DNA都是环状的,都分布在拟核
B、 微囊藻能遮挡底层光照而抑制其它藻类生长是其形成水华的关键
C、 微囊藻的光合片层可以完成光合作用全过程
D、 绿藻与肺炎支原体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黑藻是一种绿色高等植物,是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好材料。下列关于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黑藻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是因为叶片细胞呈单层、叶绿体大而清晰
B、 用黑藻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光合作用需要光可用需氧细菌的分布来观察氧气的产生
C、 用黑藻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液泡颜色先变深然后变浅
D、 验证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用两支试管装相同量的黑藻,一支试管给与适宜光照,另一支试管遮光
下列各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的科学方法或技术前后不一致的是(       )
A、 建立物理模型研究DNA结构—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
B、 艾弗里用减法原理研究肺炎链球菌转化—班廷结扎狗的胰腺研究胰岛素
C、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分离定律—摩尔根研究伴性遗传
D、 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归纳法建立细胞学说—探究膜的成分和结构
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核孔复合物(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是遗传信息库
B、 核膜的外膜常附着核糖体且与内质网连在一起,是细胞代谢的场所
C、 核仁与rRNA的合成有关,核糖体的形成离不开核仁
D、 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物质的进出
通过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在体外诱导发育成特定的组织器官,然后再移植回患者体内。图1和图2表示利用自身细胞进行器官移植的两种方法,其中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4种基因可通过Ti质粒整合到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上,使成纤维细胞脱分化为iPS细胞
B、 图2中的卵母细胞从卵巢中采集后培养到MII期再显微操作去核,获得重构胚后随即进行诱导分化
C、 上述两种方法均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及核移植技术,但得到的组织器官不完全相同
D、 图1的成纤维细胞和图2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诱导分化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寒冷条件下人体发抖是抵御寒冷的自然反应,其调节过程既有神经冲动也有激素参与,调节途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下丘脑相关区域受到损伤,则机体不能感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B、 人体进入寒冷环境,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经反馈调节促使下丘脑和垂体减少相关激素的分泌
C、 TH对垂体的反馈调节表现为既抑制TSH基因的表达又降低垂体细胞对TRH的敏感性
D、 该调节过程涉及的信号分子有三种,分别为TRH、TSH和TH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生理基础,科学家进行了三个实验:实验一在不同时间段测定两种激素在茎中的含量;实验二观察了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对叶片脱落的影响;实验三鳄梨(又称牛油果)果实成熟时乙烯调控纤维素酶的合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图中M点表示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可能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B、 乙烯与细胞上的活性受体结合后能促进鳄梨果实细胞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
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 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降低叶片脱落率
某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图示过程产生的精细胞都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B、 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都能进行正常的联会
C、 “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减数分裂I,至少有1/2的精细胞正常
D、 “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减数分裂II,最多有1/2的精细胞正常
如图表示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参与癌症进展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①、②和③,且配对方式各不相同
B、 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影响相关基因表达过程属于表观遗传
C、 COL5A1蛋白是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上合成的,它可能是一种信号分子
D、 靶向干预NAT10蛋白介导的mRNA乙酰化修饰,可抑制癌细胞转移
下表是人、黑猩猩、恒河猴与兔四种哺乳动物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部分DNA碱基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种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部分序列

5'-TGACAAGAACA_GTTAGAG_TGTCCGAGGACCAACAGATGGGTACCTGGGTCTC-3'

黑猩猩

5'-TCACGAGAACA_GTTAGAG_TGTCCGAGGACCAACAGATGGGTACCTGGGTCTC-3'

恒河猴

5'-TGACGAGAACAAGTTAGAG_TGTCCGAGGACCAACAGATGGGTACCTGGGTCTC-3'

5'-TGGTGATAACAAGACAGAGATATCCGAGGACCAGCAGATAGGTACCTGGGTCTC-3'

A、 表中数据表明人与猩猩、恒河猴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B、 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比人与恒河猴的亲缘关系近
C、 提取上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DNA通过DNA测序技术可以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
D、 血红蛋白在上述四种哺乳动物中的作用都是运输氧气,说明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共同的代谢特征
苹果树间杂草是蚜虫天敌的良好栖息地,适当引入蚜虫天敌可实现“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秋冬季节,苹果树间杂草倒伏腐烂后成为有机肥,又实现了“以草肥田”。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树、杂草及各种虫构成生物群落
B、 该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 “以草肥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引入蚜虫天敌“以虫治虫”属于化学防治
土壤节肢动物种类繁多,食性可分为4种类型,其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容易受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牧草利用率相同的前提下设置无放牧对照组、单独放牧适量藏羊组和单独放牧适量牦牛组3个组别来探究藏羊、牦牛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土壤节肢动物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研究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时,常用的采集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 放牧适量藏羊和牦牛可能是影响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 单独放牧适量藏羊和单独放牧适量牦牛均有利于提高杂食性和腐食性功能群的节肢动物类群数
无融合生殖是可代替有性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是育种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杂交水稻的4个相关基因,实现了杂种的“无融合生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杂种植株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时需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
B、 敲除的4个基因使杂种植株减数分裂过程时能同时产生雌雄两种类型的配子
C、 “无融合生殖”应用于作物育种,可以使杂种植株通过无性繁殖得以保持杂种优势
D、 “无融合生殖”会使作物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应对杂草入侵或病毒侵害的能力降低
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经转运蛋白C流出细胞需要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B、 H+泵有运输和降低活化能的作用,起作用时空间结构会发生可逆改变
C、 耐盐植物抗盐胁迫过程同时受Na+和Ca2+的调节,且作用机理一致
D、 加入呼吸酶抑制剂,ATP生成受阻,则Na+的排出量会明显增加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图1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图2表示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率。有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NDA的作用是识别和转运钠离子
B、 可卡因通过与多巴胺的转运载体结合,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含量暂时增多,含量可用X表示
C、 吸食可卡因的人更容易感染细菌、病毒而患病
D、 长期吸食可卡因者会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数量减少,产生毒瘾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