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4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用碘液、苏丹III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

++

A、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B、 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C、 丙种子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脂肪
D、 碘液、苏丹III染液、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物质发生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紫色
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单链RNA病毒,其表面有囊膜和蛋白质,其中刺突蛋白可被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然后囊膜和细胞膜融合,整个病毒进入肺泡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中腺嘌呤与脱氧核糖相连接
B、 ACE2受体识别刺突蛋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病毒进入肺泡上皮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病毒的刺突蛋白的合成需要肺泡细胞提供核糖体
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放入I、II两种溶液中,某时刻观察到的细胞如图甲,测得细胞失水量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Ⅱ两种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差异是因为溶液浓度不同
B、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绿色加深
C、 图乙c点时,Ⅱ溶液中的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初始浓度
D、 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①内溶液浓度可能低于②内溶液浓度
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吐分泌蛋白分解酶会使细胞膜的面积变小
B、 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与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相同
C、 胞吞胞吐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但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D、 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叶绿素a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其头部含Mg,尾部带有一个亲脂的脂肪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 叶绿素a含有脂肪链,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 叶绿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比类胡萝卜素高
D、 尾部对于叶绿素分子在类囊体膜上的固定起重要作用
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通气法来测定,如图1所示(装置中通入气体的CO2浓度是可调节的)。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CO2分析仪测定A、B两处气体CO2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欲使A、B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只能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来实现
B、 如果B处气体CO2浓度低于A处,说明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C、 该叶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图2处理,则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可表示为a
D、 将该同化箱放在黑暗中测得通入与通出气体的体积差值(设压强恒定),其含义是植物呼吸吸收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差值
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将发育中的蝾螈晶状体摘除,虹膜上一部分含黑色素的平滑肌细胞会失去黑色素和肌纤维蛋白,然后转变为能产生晶状体蛋白的晶状体细胞,最终再生晶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晶状体的再生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 与转分化之前相比,转分化后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与转分化之前相比,转分化后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均不相同
D、 一些哺乳动物在体内缺乏Cu2+的条件下,胰岛外分泌细胞会转化为肝细胞,这个过程是一种转分化现象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鸡的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自然界中,红眼雌果蝇数多于红眼雄果蝇数
B、 在自然界中,非芦雌鸡数多于非芦花雄鸡数
C、 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F1中红眼雌果蝇占1/4
D、 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F1中芦花雄鸡占1/2
若生物体内DNA分子中(G+C)/(A+T)=a,(A+C)/(G+T)=b,则下列有关两个比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 DNA分子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b值相同
C、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一般a值不同
D、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双链DNA分子,b值等于1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第一步反应是氨基酸活化,氨基酸与ATP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然后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中间产物与tRNA结合。已知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酰tRNA合成酶与tRNA结合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 氨酰fRNA合成酶上有特定的密码子
C、 有的氨酰tRNA合成酶可以识别多种tRNA
D、 单位时间内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量即氨酰tRNA合成酶的活性
三体细胞(染色体比正常体细胞多1条)在有丝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丢失,可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体细胞,这种现象称为“三体自救”。某家庭中的男性为正常个体,女性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对夫妇生下一个染色体正常的患病女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发育为该女孩的受精卵发生“三体自救”,则丢失的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父方
B、 该女孩患病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父方X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突变成致病基因
C、 该患病女孩的两条X染色体上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可能均来自母方
D、 该女孩患病的原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异常

说明:请用黑色或蓝色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不能用红笔或铅笔答题。总共5题,共计5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