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发动护国战争 ④发动护法运动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庶民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映……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然。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图二说明:2021年3月19日,应美国之邀,中美展开高层战略对话。会中美国趾高气扬的指责中国内外政策。中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正气的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构想共和】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
【缔造共和】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维护共和】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