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16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几乎不开花。研究发现绿萝细胞中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无法合成赤霉素,致使其开花受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在植物的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及某些微生物中合成
B、 基因控制赤霉素合成,赤霉素作为信息分子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该研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绿萝无法开花产生种子,但其种群的基因频率依然可以发生变化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 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 中不放螺,M 中放入 100 只螺。一段时间后,将 M 中的螺全部移入 L 中,并开始统计 L、M 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 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 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 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 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 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lacZ、lacY、lacA是大肠杆菌体内与乳糖代谢有关的三个结构基因(lacY编码β-半乳糖苷透性酶,可将乳糖运入细胞)。上游的操纵基因(O)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图1表示环境中无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关闭”的调节机制;图2表示环境中有乳糖时,结构基因的表达被“打开”的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③④过程先后发生于不同部位
B、 β-半乳糖苷透性酶可能位于细胞膜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C、 P为启动子,RNA聚合酶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其结合
D、 lacZ、lacY、lacA转录的模板链为β链,转录产生的mRNA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
如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示相符的是(  )

A、 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F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则G、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B、 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垂体,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甲状腺
C、 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D、 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
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

在基本培养基中涂布A和B的混合物,出现少数菌落,这些菌落的菌株属于以下哪一项(       )

A、 Met , bio , thr , leu
B、 Met+ , bio+ , thr , leu
C、 Met , bio , thr+ , leu+
D、 Met+ , bio+ , thr+ , leu+
斑马鱼雌雄异体,无性染色体。Ⅰ基因决定胰岛素的合成,i个体因血糖调节紊乱在幼年期便会死亡;N基因与雌性的生殖有关,雌性nn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因缺乏某种物质,导致受精后在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此外,科学家还获得了含单个G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G基因表达产物为绿色荧光蛋白,含有G基因的斑马鱼个体可呈现出绿色荧光。若上述基因均独立遗传,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表明斑马鱼受精卵中的mRNA均来自雌配子细胞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3h前合成的蛋白质均来自这些mRNA,3h后胚胎自身的基因才开始转录。据此推测基因型为Nn的雌鱼与nnG的雄鱼交配,一半子代最早能在3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一半子代始终检测不到绿色荧光
B、 基因型为IiNn的雌鱼与基因型为Iinn的雄鱼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成体雌鱼中能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占5/8
C、 基因型为NnG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成体中基因型为nn的比例是1/6
D、 基因型为IiNn的斑马鱼自由交配,子一代继续自由交配,子二代受精卵中一定无法正常发育为成体的比例为1/3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速率的影响(图 1),以及番茄品种甲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 2)。(注: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强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B、 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 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 90%的条件下,比含水量在 50%条件下的光补偿点高
D、 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 CO2 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
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某地农民分别建立了庭院生态系统和以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为基础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其中图为庭院生态系统结构图。表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表中单位:kgCO2·eq/h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产方式

化肥

农药

饲料

合计

氮肥

复合肥

小麦

玉米

水稻单作

459.0

1578.5

51.5

0

0

2089

稻鱼共生

278.2

1116.2

43.2

222.6

265.5

1925.7

A、 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是没有消费者的,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差
B、 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协调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C、 流入该庭院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 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1/2
C、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受精卵快速地分裂成多个细胞,形成球状的胚泡。紧接着下一个发育阶段主要发生:
A、 胚泡扩张,通过细胞分裂体积加倍
B、 神经沟在脊索上方开始形成,此过程称为神经胚形成
C、 背腹轴形成,器官发生开始
D、 胚胎细胞重组成三个胚层
人类Y基因启动子上游的调控序列中含有BC111A蛋白结合位点,该位点结合BCL11A蛋白后,r基因的表达被抑制。通过改变该结合位点的序列,解除对基因表达的抑制,可对某种地中海贫血症进行基因治疗。科研人员扩增了r基因上游不同长度的片段(Fn与R),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以确定BCL11A蛋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指导荧光蛋白基因表达,需用Munl和Xhol处理载体
B、 从产物扩增到载体构建完成的整个过程需构建7种载体
C、 将构建的载体导入去除BCL11A基因的受细胞,可能出现含F1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无荧光,而含F2-F7与R扩增产物的受体细胞有荧光
D、 向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雌激素,可导致部分受体细胞不再有荧光
某自花传粉植物,有紫花和白花性状,受细胞核基因控制。选择某紫色植株自交,所得子代数量足够多,统计发现F1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7/16,其余均开紫花(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亲本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4
B、 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11/36的植株开白花
C、 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能是杂合子植株产生的某种配子中有6/7不参与受精
D、 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2/9的植株开白花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2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基因频率为1/15,乙病基因频率为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伴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
B、 II-3体细胞内最多含有6个致病基因
C、 III-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6/11
D、 III-7与一甲病男性结婚,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49/116

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