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南京条约》 ②《瑷珲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时间 | 重大事件 |
1851年 | 洪秀全称“天王” |
1853年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
1856年 | 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公开分裂 |
事件 | 领导阶级/阶层 | 主张/口号 |
洋务运动 | 封建地主阶级 | 自强求富 |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君主立宪 |
辛亥革命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三民主义 |
新文化运动 | 先进知识分子 | 民主科学 |
太平天国运动 | 义和团运动 |
1860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 |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角度 | 内容 |
世界角度 | 它契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且善于接纳欧美国家变革的有益成分,因而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 |
中国角度 | 它倡导用暴力手段推翻旧制度,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革命后的建设充满理性 |
1917年秋冬 | 北京政府对南方诸省用兵,武汉贸易为之停滞 |
1920年 | 直皖战争,使汉口、九江等长江中下游商业大埠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
1921年秋 | 湘鄂战争阻断了长江中游的航运和粤汉铁路交通,使云、贵、川、陕、湘依赖汉口中转的货物不能流通 |
1923年 | 因长沙战火及北洋军与川军在万县、重庆一带混战,湘汉、川汉之间的商务先后停顿 |
人物 | 言 论 |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梁启超 |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陈独秀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类别 | 时间 | 数量 | 地点 |
外语学校 | 1862-1864 | 3 | 北京、上海、广州 |
军事学校 | 1874-1894 | 9 |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
技术学校 | 1867-1896 | 16 |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