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33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

日期: 2025-04-04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人类的消化道可以消化大鱼大肉,但却无法杀死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主要原因是蛔虫(  )
A、 体表有角质层
B、 身体呈圆柱形
C、 生殖器官发达
D、 消化管结构简单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有可能会被感染。下列关于钉螺和血吸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吸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 血吸虫的身体有口有肛门
C、 钉螺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 钉螺柔软的身体外面有贝壳,起保护作用
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小深的观察和记录如下,他的记录有误的是(  )

A、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B、 2是环带,1是蚯蚓前端,3是后端
C、 蚯蚓的运动主要由刚毛提供动力
D、 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维持呼吸
夏季的草地上常见蝗虫在草叶上飞来蹦去,翻开草下湿润的土壤,也常见蚯蚓在土壤中扭转翻腾。对蚯蚓和蝗虫两位“邻居”进行比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两者身体都分节,但蝗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 蝗虫头部有口器,故比蚯蚓更能有效地发现敌害
C、 蝗虫有两对足、一对翅,运动能力比蚯蚓更强
D、 蝗虫体表有外套膜,比蚯蚓更能防止水分散失
如果地球上蜜蜂消失了,可能人类也就不存在了。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以下各项不能说明无脊椎动物对人类有益的是(  )
A、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B、 海蜇、鲍鱼、虾、蟹等是人类食物
C、 蚊子、苍蝇、蜱虫等传播各种疾病
D、 蛭分泌的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
下列诗句涉及的各种动物中,气体交换结构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
A、 两个黄鹂鸣翠柳
B、 桃花流水鳜鱼肥
C、 风吹草低见牛羊
D、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近日,“鱼儿跃出水面吃荷花”的照片火爆网络(如下图),为鱼跃出水面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

A、 体表的鳞片
B、 体内的脊柱
C、 胸鳍和腹鳍
D、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科研人员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拍摄到我国特有物种——小湍蛙。小湍蛙蹲在石头上,一对咽下内声囊卖力地鼓动着,发出“吱、吱、吱”连续鸣叫声。下列有关小湍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后肢发达,有利于跳跃
B、 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C、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D、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是两栖动物
经过鲫鱼鳃丝处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离开鲫鱼鳃丝的血液中(  )
A、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升高
B、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都升高
C、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的浓度降低
D、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都降低
用普通鱼缸深水喂养乌龟,乌龟很快会死亡,若用水陆缸为乌龟提供既能陆地生活又能水中生活的环境,乌龟便能长期存活。这是因为乌龟(  )
A、 成体只能在陆地生活
B、 需要用肺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C、 需要到陆地产卵
D、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B、 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 家鸽一次呼吸,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D、 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小圳和妈妈、爸爸、弟弟的生肖分别是虎、兔、鸡、蛇。全家人对自己的生肖动物进行了一句话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圳说:我的生肖动物犬齿发达
B、 妈妈说:我的生肖动物有门齿和臼齿
C、 爸爸说:我的生肖动物有喙无齿
D、 弟弟说:我的生肖动物没有牙齿
杜鹃鸟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大苇莺的巢中,大苇莺会辛勤孵卵并喂食雏鸟。下列对大苇莺和杜鹃鸟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杜鹃产卵和大苇莺孵卵都属于学习行为
B、 杜鹃没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消化能力弱
C、 大苇莺喂雏鸟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D、 大苇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为了备战体育中考,同学们通过图1“深蹲起”动作来锻炼下肢力量,提高心肺功能。人体膝关节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肌肉由[①]肌腹和[②]肌腱两部分组成
B、 骨骼肌靠两端的肌腹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 从图1下蹲的状态起身时,股四头肌收缩
D、 图2中[A]关节软骨与膝关节的灵活度有关
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峨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 夜蛾的逃生行为使它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C、 蝙蝠用回声定位捕食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D、 蝙蝠善于飞行,属于鸟类,体表覆羽
将处于饥饿状态的小鼠放在迷宫入口处,在出口处放置食物,让小鼠在自然状态下自行寻找食物。每天定时观察,连续观察6天,记录小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B、 小鼠走迷宫行为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C、 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完迷宫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
D、 一段时间不训练,小鼠重新走迷宫用时会增加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 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 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 用吃完外卖的筷子做连接岛间的“桥”
D、 实验过程中,适时交换两座“桥”的位置
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 蚂蚁通过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 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C、 长尾猴遇到蛇时向同伴发出示警声
D、 乌贼受到攻击时喷出“墨汁”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