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4-13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出现铁锈
B、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投入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
C、 往大理石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D、 酒精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变轻
下列有关图标说明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实验中会用到明火
B、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B、 氮气化学性质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 空气污染物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D、 食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能使澄清石变浑浊的气体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生成水雾
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可治疗感冒、发热,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4个水分子
B、 一个阿司匹林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
C、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2:16
D、 阿司匹林相对分子质量为29
分别在图甲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足量铁粉、红磷,用电热丝引燃(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装置无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该实验无需打开瓶塞,实验测定结果更准确
C、 实验表明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果更准确
D、 分析图乙可知铁粉可以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B、 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分子不断运动
D、 水和油的沸点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最小的粒子
下列有关水()和过氧化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氧元素化合价不同
B、 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D、 都可以用来制得氧气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Ⅰ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 过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 图中“”的化学式为
D、 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下图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a在空气中点燃能生成c
B、 b点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d点可能是
D、 若e为 , 则该物质是由构成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要剧烈,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B、 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了说明了水中含有
C、 实验③: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实验④: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为解决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后二氧化锰难回收再利用的问题,研究小组制备了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催化剂,探究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a.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催化剂是将二氧化锰与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制成的一种块状催化剂。

b.可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的压强变化值来衡量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压强变化值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均向反应容器中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并采集相同时间内的压强变化值,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水泥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水泥负载二氧化锰的质量/g

压强变化值/

5

1:1

0.5

7.92

5

1:2

0.5

11.98

5

1:3

0.5

15.82

8

1:2

0.5

23.26

11

1:2

0.5

31.47

5

1:2

0.3

13.22

5

a

0.1

10.78

5

1:2

0

0.02

【解释与结论】

(1)对比实验⑦和⑧,得出的结论是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则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

(3)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水泥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相同时,水泥负载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的实验结论,其证据可依据实验(填实验序号)。

【实验拓展】研究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5)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土豆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s(填“30”“65”或“120”)。

(6)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7)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

某小组同学对氢气产生了兴趣,并展开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一】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什么呈黄色?

【查阅资料】含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如含钠元素物质灼烧时火焰呈黄色,含铁元素或铝元素的物质灼烧时火焰呈无色。

【作出假设】

假设1:黄色火焰是由玻璃导管中钠元素引起的。

假设2:黄色火焰的产生与气体流速有关

假设3:黄色火焰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

【实验探究】用下图装置制备氢气进行对比实验,药品采用打磨光亮的等质量等体积的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采用不同材质的相同口径的a导管,进行氢气验纯后在导管口处点燃氢气,观察火焰颜色,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导管

火焰颜色

1

玻璃导管

黄色

2

铁质导管

黄色

3

铝箔导管

开始时火焰为黄色,慢慢变淡,快熄灭时略带微弱蓝色

(1)对比实验和实验可知假设1不成立。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3中火焰快熄灭时略带微弱蓝色是气体流速(填“快”或“慢”)所形成的。

(2)小组同学将氢气在纯氧中点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填“黄色”或“淡蓝色”)。说明假设3不成立。

【探究二】氢气与氧气反应除了有水生成,是否能生成过氧化氢?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R为乙醇)待反应结束后将R分离出来后,得到一种无色液体。向得到的无色液体中加入少量淀粉碘化钾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有过氧化氢生成。

(3)加热前需先通一段时间 , 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检验装置内空气已排尽的操作和现象是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