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社会思品试卷库

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测试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判断题(本大题有 8小题,每小题 1分,共 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A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B涂黑)

选择题(本大题有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有人把中国近代化的各种探索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 “自我疗伤”——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B、 “温药治疗”——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
C、 “猛药重治”——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开颅洗脑”——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清议报》针对义和团运动发表时政评论:“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忍之 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置生死于不顾乎”。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A、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
C、 彰显农民大无畏爱国精神
D、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所示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 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 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 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B、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工会议”
D、 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杭州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 学校孩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
C、 书店里陈列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
D、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列可入选“抗日战争”英雄的是
A、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领导者林祥谦
C、 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
D、 马克思主义宣传者李大钊
下列关于中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
B、 大兴安岭山脉位于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上
C、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D、 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聚居小散居格局

综合题(本大题有 4小题,共 52分)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登楼骋怀望南湖,百年风云涌心头。反帝救亡五四起,开天辟地七一谋。”

                                      ——黄继明(2019年)

 材料二: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