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二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以下试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34分)

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两项罪名遭到指控,最终以280票对220票被公民陪审团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拒绝放弃自己的观点,饮鸩而亡。这一历史画面折射出(       )
A、 古希腊“多数人的民主”也有其局限性
B、 古希腊民主制度建筑于奴隶制度基础上
C、 基督教会是当时欧洲意识形态的控制者
D、 古希腊雅典城邦内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下图中“?”处正确的内容是(       )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并接受君主制的形式,把国家主权的象征赋予国王。他的实际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限制,议会主权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以上材料说明《权利法案》(       )
A、 符合英国社会各界的共同目标
B、 整体维护了国王的统治利益
C、 是英国各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D、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亚当斯的意思是(       )
A、 美国人一开始并不希望脱离英国
B、 美国革命是最为激烈彻底的革命
C、 美国革命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 革命重塑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
1820年,英国手织机织工的数量有24万人,其中近半数在兰开夏郡。到1840年前后,这一数量降到了12.3万人。1856年则只剩下2.3万人。导致这种现象最有可能的社会性因素是(       )
A、 英国经济逐渐被美国、德国超越
B、 工业革命机器大量取代了人工劳动
C、 拿破仑战争严重干扰了英国海外贸易
D、 英国工业生产大量向殖民地转移

第二卷 综合题(共36分)

各民族语言文字是历史的产物,其中也包含着历史变迁的丰富信息,某学校进行探究活动。(共20分)

材料一:(表一)英国古代历史简表

1~5世纪初

罗马帝国统治英格兰地区

5世纪中叶

日耳曼盎格鲁、撒克逊部落从今北德意志地区迁入英国

6世纪

基督教传入英国

8~11世纪

北欧维京人袭扰英国

11世纪

法国诺曼公爵入侵英国,建立诺曼王朝

14~15世纪

英法百年战争

(表二)部分英语单词来源表

中文

英语

德语或古德语

法语或古法语

该单词出现时期

女人

woman

woman

femme

约6~9世纪

八月

August

August

août

swine

Schwein

cochon

猪肉

pork

Schweinefleisch

porc

11世纪后

羊肉

mutton

Schaffleisch

mouton(绵羊)

勇敢

dauntless

courageux

mutiges

莎士比亚创造于16世纪后期

诋毁

besmirch

verleumden

piétiner

单调

lacklustre

eintonig

monotonique

秋葵

okra

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17、18世纪

玉米饼

pone

来自美洲印第安语

羊绒

cashmere

即“开司米”,印度克什米尔词汇

* 斜体横线单词(如dauntless)为英语原创词汇。

材料二:据统计,从1500年到1659年,英语中一共出现了24,947个新词。这些新词基本上都是引进的外来词,这期间的外来词基本上都是整体借用。工业革命开始后,外来词已经被借的差不了。这个时候英国人又发明了新的借词方式,这时候的借用实际是一种外来词素的嫁接和合(拼词),即发明新词,这是早期现代英语的另一个特点。此时早期现代英语再造新词的方不完全是整词借用,开始采用“拼词”的造词方法,即用拉丁语和希腊语词素(morpheme)二合一的方法创造新词。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推动了词汇的创新,很多新创造发明出来的事物在问世之初没有现成可用的名称,而古典语言中又不存在这样的名词,所以英国人在创造新事物的同时又要创造新名词。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目光转向了拉丁语和希腊语。例如,在铁路机车问世的时候,人们就用拉丁词locus(位置)和motivus(移动)创造了一个新词locomotive。字面上看,locomotive意思就是“移动位置”。在汉语中,locomotive被译为“机车”,俗称“火车头”。因为新的发明没有现成的单词可用,所以英语采用了大量的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素来创造新词,类似的例子还有television(电视),telephone(电话)和telescope(望远镜)。tele-来自希腊语,意思是“远距离”,而-vision来自拉丁语的“看”,组合在一起就是“在远处也能看到的”;phone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声音”,合在一起就是新词telephone;-scope来自希腊语-skopion,意思是“观察”,合在一起便是telescope。

——《英语发展史》

材料三: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若干殖民地。随着殖民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殖民地的人民开始形成本土意识,最后宣布独立或建立自治政府。于是,英语成为若干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那些国家的人民的母语。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确立英语在本国的官方语言地位。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历史上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语已经被殖民主义者自上而下地灌输给当地的人民,特别是当地的上层人士和亲英阶层。这就为那些国家独立后确立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准备了部分条件。在过去的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英国以及它所衍生出来的英语文化圈,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制造源和输出源,从而把英语带向了全世界。同时英语也广泛吸取了大量的外来语汇,成为语词最丰富、密集的语言之一。

——《英语全球通用语言地位的形成》

材料四: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知识工具,是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一种语言对于知识、思想和文化等的承载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世界语言之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掌握他族、他国语言的能力和对外传播本族、本国语言的能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思想和科技资源,同时也要与世界各国分享自身发展和世界认知的经验、知识和方案,贡献中国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理念和方案。这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路径。

——姜锋《教育强国建设与外语教育的时代责任》《神州学人》(2023年第7期)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