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小组想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台家用制氧机。
【产品评价量表】
产品等级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产生氧气 | 能 | 能 | 不能 |
指标二:观察氧气速度 | 能 | 能 | 不能 |
指标三:随时可关停 | 能 | 不能 | 不能 |
【收集资料】
①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过碳酸钠极易溶于水,常温下其水溶液几乎不产生氧气,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能产生大量氧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过碳酸钠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表
组别 | 温度设置 (℃) | 二氧化锰质量(克) | 水的体积 (毫升) | 过碳酸钠质量(克) | 10秒内收集的氧气体积(毫升) |
1 | 5 | 5 | 100 | 20 | 22 |
2 | 25 | 5 | 100 | 20 | 50 |
3 | 25 | 5 | 100 | 15 | 40 |
【制氧机模型】

(1)图甲是项目小组设计的一代产品,加料盒上的a和b刻度线是过碳酸钠的不同用量,目的是让产品实现冬夏两季的制氧速度基本相同。根据小组收集的资料分析,在水量相同时,冬季过碳酸钠在加料盒中用量的刻度线是。
(2)若用该装置制取24克氧气,请计算所需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的质量。
(3)图乙是其二代产品,先在瓶内隔板的右边加入适量水,再将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通过加料口加入,打开阀门K,注射器将水注入隔板的左边即可获得氧气。
①二代产品中设置c管是为了实现评价量表中哪一项指标?
②二代产品使用过程中关闭阀门K发现反应无法停止,如何改进装置使其达到优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