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杭州市景汇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习质量调研试题

作者UID:25119766
日期: 2025-01-01
期中考试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探索的季节里,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增强体质,同时激发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寓教于乐的奇妙旅程吧!
2024年10月21日,在大洋彼岸,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女士去世。小语找到了迟子建2006年写的散文,想进一步了解聂华苓的传奇人生。

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迟子建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这是聂华苓先生为她自传体新书《三生影像》撰写的序言。

我认识聂华苓先生的时候,她已经八十岁了。也就是说,我是先逢着她的枝叶,再追寻她的根的。2005年,国际写作计划邀请我去美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和访问。

门开后,聂华苓先生迎上来,A她轻盈秀丽,有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全不像八十岁的人了,她见了我们热情地拥抱,叫着:“你能平安到,太好了!”她爽朗的性格,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样!有一种丽人,在经过岁月的沧桑洗礼后,会呈现出一种从容淡定而又熠熠生辉的气质,她正是啊。应该说,我在爱荷华看到的聂华苓先生的“枝叶”,是经霜后粲然的红叶,沐浴着安详的阳光,风采灼灼。

华苓老师在苍茫暮色中,向我们讲述她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往事。

1940年,聂华苓初中毕业后,与两位女生,搭上一辆木炭车,踏上了去重庆的旅途。由于盘缠不足,加之战乱,旅途受阻,每天只能吃两个被她们称为 “炸弹”的硬馒头。辗转到了重庆后,聂华苓在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读书。聂华苓坚实的外语基础,就是在那里打下的。在那里,她与六个性情相投的女孩子结为 “竹林七贤”。B她们在苦读的时候,也不忘到野外玩耍,“去橘林偷橘子,吃了还兜着走,再摘一朵野花插在头上”。

《三生影像》第一部分的插图,我最喜欢的,就是一群女学生站在稻田的照片。她们的花样年华既有着淑女气和书卷气,又透着股豪气和野气,真是迷人。

一九四八年底,她和王正路一起到了北平,结为夫妻。北平解放后,聂华苓和王正路离开故土,飞往台湾。

读《三生影像》的第二部时,我的心是压抑的。那座宝岛,带给我们的,不是风和日丽的人文景象,而是阴云笼罩的肃杀之气。

聂华苓到台湾后,赶上《自由中国》创刊,杂志社正缺一位负责文稿的编辑,爱好写作的她就应聘去了那里,赚钱贴补家用。这是一份政治色彩浓厚的刊物。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聂华苓,像这个阵地墙角一朵烂漫的小花,安静地释放着自己的光芒。经她之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以及余光中的诗,这些已成经典的作品,一篇篇地登场了。如果说《自由中国》是一匹藏青色的布的话,这些作品,无疑就是镶嵌在布边的流苏,使它多了份飘逸和俏丽。

一九五一年,聂华苓的弟弟汉仲在空军的一次例行飞行中失事身亡。一九六○年,她所供职的《自由中国》蒙难,家门外一直有特务徘徊,接着是母亲去世,而她和王正路的婚姻也陷入“无救”状态。此时的聂华苓,可以说是陷入了生命的低谷。但是命运仿佛格外眷顾这位聪明伶俐的女子,就在这个阴气沉沉的时刻,她生命中的曙光出现了。

如果说《三生影像》是一首交响曲的话,那么它的前两个乐章,在行云流水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惆怅;可是到了最后的乐章,它却是明快的、热烈的、奔放的。

保罗•安格尔先生,在美国是一位与惠特曼齐名的著名诗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九六三年的台湾之行,会给他带来永生永世相守的人。在此之前,他们是一幅被撕裂了的山水画,各持半卷,没有气韵。直到他们连接在一起,这幅画才活了,变得生动。

一九六七年的一天,聂华苓忽发奇想,为何不在爱荷华大学原有的写作工作坊之外,再创办一个国际写作计划呢?一个为世界文学的交流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计划,就这样诞生了。地球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遭遇和生活际遇的作家,在其后的四十年间,以同一个目的,在爱荷华相遇了。

但作为中国人的聂华苓,对于身居海外仍然坚持用母语写作的她来说,那些用汉语写作的作家,才是她魂牵梦系的。国际写作计划在四十年间,共邀请世界各地作家一千二百多位,其中用汉语写作的作家,就占了一百多位。是她,最早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的作家,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聂华苓于一九八七年退休,但聂华苓的目光,始终没有脱离她的“根”和“干”,她仍然积极地向国际写作计划推荐华文作家。

聂华苓说:“我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 ——大陆、台湾、爱荷华。”这“三生”,其实也是她经历的三个不同时代。她在大陆度过了战乱中的童年和青年,在台湾经历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时代。在国际写作计划如火如荼之时,美国也正陷入越战的泥沼,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对“根”和“干”的眷恋,对母语的不舍,还是使她这个定居美国的“外国人”,有着难言之痛。

像聂华苓这样经历过三个时代风雨洗礼,依然能够笑声朗朗的作家,实在不多见。二○○六年,我在香港遇见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先生,他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她:“风华绝代。”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开展了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已成为当下人们遇到的比较普遍的眼健康问题。

据数据显示,孩子视力出现问题可以归为两大因素。第一是先天因素,也叫遗传因素。主要由于父母或再上一辈是≥600度的高度近视,那么对于孩子的遗传性很大。第二是后天因素,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用眼行为、用眼习惯和用眼环境,简单点说,就是“看太久、近距离,光线暗”。

视力低下眼睛容易干涩疲劳,看东西模糊,对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近视人群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视力正常人群,甚至有致盲的风险!目前还没有直接治疗的手段,大多数是以矫正的方式去干预。

【材料二】

6月6日是每年“全国爱眼日”。眼科专家姜教授表示,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与学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现实来看,青少年近视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吴女士说,之前有段时间儿子在家每天至少要上三四个小时的网课。“那段时间,儿子的近视度数一下子加深了100度。”她说,现在儿子晚上回来仍然会看很长时间的课外书或者一些感兴趣的科学发现视频,这让她很担忧。

“双减”如果落实执行到位,学生花在功课上的时间变少,用于户外运动的时间增多,这对视力健康是有帮助的。然而,相关政策执行起来仍有实际困难。有些家长认为运动与学习是矛盾的,运动影响学习;有些学校的场地有限,也会制约孩子户外运动。“一边是考试成绩、升学率,一边是青少年近视率,学校和家庭都有难处。只有解决实际操作困难,优化户外活动条件,学校和家庭才可以更安心地执行到位。”姜教授说。

近视具有遗传的易感性,父母患有近视的,孩子患近视的风险相应增大。“患有近视的父母也可能与他们自身行为习惯有关,比如更加爱好阅读而非户外活动,孩子受此影响也更多在室内活动,患近视的环境风险也会加大。”姜教授说。

【材料三】

预防近视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检查视力:小孩一般到了4岁左右就要定期检查眼睛来预防近视,如果发现有近视倾向,一定要及时纠正或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出现近视,建议每隔3~6个月体检一次。

用眼时间:随着学生课业的加重,学习压力的增强,很多孩子在学习时都使眼睛长时间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让眼睛得不到放松。除此之外,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是造成孩子近视的重要原因。因此,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该严格控制用眼时间,不能让眼睛长时间处于一个疲劳状态,要使眼睛得到放松才能有效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户外活动:第十五届国际近视眼大会上明确指出,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在户外放风筝、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对预防近视则更有效,进行这些活动时,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可以放松睫状肌,增加眼的调节力,可谓一举多得。

睡眠充足:晚睡早起,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标志。长时间的缺乏睡眠,就使得眼睛得不到放松。因此,无论对于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当适当减少孩子的作业压力,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让他们的眼睛不再那么疲劳。

饮食均衡: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锌和铬,应多吃一些含锌和铬的食物。(含锌多的食物有肝、肾、乳类、海产品、坚果类等;含铬较多的食物有牛肉、黑胡椒、糙米、葡萄汁、食用菌类等)饮食上不能偏食,多吃含B种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各种蔬菜及动物的肝脏、蛋黄等。胡萝卜含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多吃动物的肝脏可以治疗夜盲。少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大量摄入糖分到人体内之后,代谢时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与此同时会降低人体内钙元素的量,而钙元素的缺失会导致眼部组织“无人保护”,从而视网膜弹力减退,晶状体压力增加,造成视力下降。

【写活动之感悟】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