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生物学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23讲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日期: 2025-04-0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题目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D、 双链DNA分子中,A+T=G+C
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②③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
B、 若一条链的下端是磷酸基团,则另一条链的上端也是磷酸基团
C、 取两位同学制作的单链即可连接成DNA双链
D、 丙到丁过程体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特点
 若生物体内DNA分子中(G+C)/(A+T)=a , (A+C)/(G+T)=b , 则下列有关两个比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 DNA分子一条单链及其互补链中,a值相同
C、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b值不同
D、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b值等于1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DNA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 图中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下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标记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比较试管①和②的结果可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B、 实验中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研究方法
C、 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且提取DNA更方便
D、 大肠杆菌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细胞中只有DNA含15N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 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
 一个被15N标记的、含1 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T+A占3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70%
B、 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400个
C、 该DNA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2 800个G
D、 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比例为7/8
 在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用Giemsa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尖用Giemsa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
B、 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
C、 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均为1/4
D、 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能观察到深蓝色的染色单体
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B、 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λ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N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自连环化(如图),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

A、 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
B、 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
C、 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
D、 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
下列有关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
B、 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
C、 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
D、 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

图1

图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B、 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
C、 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
D、 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是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B、 DNA复制时,④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
C、 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下塑料材料构建DNA双链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脱氧核糖塑料片

磷酸塑料片

碱基塑料片

甲连接物(碱基间连接物)

乙连接物(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丙连接物(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

20片

25片

A(7片) 

T(13片) 

G(9片) 

C(11片)

100个

100个

100个

A、 利用表中材料构建的DNA模型中最多含有11个碱基对
B、 此实验中含10对碱基的DNA分子最多可构建出410
C、 实验中需要的碱基塑料片数量关系为A+G=T+C
D、 构建DNA时需要的连接物数量为乙连接物=丙连接物
 DNA分为B型和Z型,B型为右手双螺旋结构,而Z­DNA为左手双螺旋且DNA骨架的走向呈锯齿状。从DNA分子螺旋轴的方向看,双螺旋表面有两个宽度不同的沟槽。由于Z­DNA结构不稳定及超螺旋化,使得许多蛋白质分子赖以结合的元件缩入沟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型和Z型DNA都由2条同向的核苷酸链双螺旋而成
B、 Z­DNA的脱氧核糖与碱基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 缩入沟槽的蛋白质可能会影响染色质结构及DNA的复制和转录
D、 与Z­DNA相比,B­DNA的高稳定性取决于碱基间的配对方式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B、 DNA分子在复制时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C、 同卵双胞胎的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
D、 含有2000个核苷酸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最多有41000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和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B、 若某双链DNA片段中,A占23%,则该双链DNA片段中G占27%
C、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 将某只含14N的DNA分子置于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1/8
 DNA复制时子链从5'端到3'端延伸,合成的两条链分别称为前导链和后随链,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是氢键,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B、 DNA聚合酶沿母链的3'端到5'端移动,两条子链都是由左向右合成
C、 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将两条链完全解旋后进行复制,可以减少复制所需时间
D、 引物在前导链的合成过程中引发一次,后连续合成,而后随链需多个引物参与
 生物学家为探究DNA复制方式,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细胞中的14N/14N—DNA及15N/14N-DNA分离开来,在试管中得到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第一代细胞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带,可以排除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
B、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那么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
C、 DNA分子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同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 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方法与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完全相同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