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生物学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25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日期: 2025-03-3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题目

吖啶橙是一种诱变剂,能够使DNA分子的某一位置上增加或减少一对或几对碱基。若使用吖啶橙诱变基因,不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
A、 突变基因表达的肽链延长
B、 突变基因表达的肽链缩短
C、 突变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 突变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增加或减少了一个染色体片段
 下图为果蝇体细胞中一个DNA分子上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B、 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C、 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 若b、c分别控制果蝇的白眼、红宝石眼,则b、c为等位基因
 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A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突变成基因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基因A转录而来的mRNA上至少有64个密码子
B、 基因A突变成基因a后,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C、 基因A突变成基因a时,基因的热稳定性升高
D、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科学家研究发现突变型棒眼果蝇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突变情况如表所示。让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测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0只,棒眼果蝇有3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

C→T

CTT→C

蛋白质变化

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的不同

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的长

A、 棒眼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控制眼形的基因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和增添
B、 控制眼形的基因Ⅰ、Ⅱ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C、 棒眼果蝇的出现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 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6
 2020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下图表示癌变的细胞中某种基因突变前后编码蛋白质的情况以及对细胞分裂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正常健康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也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
C、 图中的A基因为原癌基因
D、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引起A基因突变使细胞分裂失控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实例,正确的是(  )
A、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活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圆粒豌豆的DNA上插入一小段外来DNA序列,出现皱粒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 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
C、 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AA、Aa、aa的后代
D、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无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DNA片段(m)插入位点a或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只含几个碱基对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若m只含几个碱基对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
D、 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基因m也无法表达
 图1、图2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所示细胞中①处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互换
B、 图2所示细胞中②处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染色体互换
C、 图1所示细胞具有的染色体组数是图2所示细胞的2倍
D、 选该动物的睾丸制作切片可观察到图1、图2所示细胞图像
关于癌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相应改变
B、 癌症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高,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C、 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 乐观向上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DNA分子中碱基上连接一个“—CH3”,称为DNA甲基化,基因甲基化可以导致其不能转录。这种变化可以在细胞间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可能不同
B、 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 基因甲基化一定属于不利于生物的变异
D、 原癌、抑癌基因甲基化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B、 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
C、 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D、 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B、 病毒由于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 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D、 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DNA分子中个别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属于基因突变
B、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未必是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 遗传病一定是个体含有致病基因引起的
D、 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为研究人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
B、 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 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D、 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21年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目前一种关于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癌症的理论被许多人接受。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过量表达,可能引起细胞分裂失控
B、 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抑癌蛋白不能正常产生,无法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 动物肝脏中的维生素A、很多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属于抑制癌变的物质
D、 癌症的发生是致癌因子诱发单一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B、 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 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D、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AYa的个体在形成配子时,A基因、a基因与X染色体、Y染色体重组
B、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所以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D、 基因工程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并不是简单地平行靠拢,而是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某些部位因交换形成清晰可见的交叉,如图为某细胞中交换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前期能观察到
B、 一般情况下,染色体越长可形成的交叉数目越多
C、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D、 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常见类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某精原细胞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图乙或图丙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为隐性突变,产生3种配子
B、 乙为显性突变,产生2种配子
C、 丙为基因重组,产生1种配子
D、 丙为染色体变异,产生4种配子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肝癌细胞、直肠癌细胞等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其主要机理是M1的选择性攻击依赖于对ZAP蛋白缺失的识别,而人类的癌细胞广泛缺乏ZAP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B、 ZAP蛋白是由天然病毒M1的遗传物质在癌细胞中控制合成的
C、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 正常细胞有ZAP蛋白可能是天然病毒M1对其无毒副作用的原因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