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生物学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42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日期: 2025-04-13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题目

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识。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并制定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其中包括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形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 人类活动大量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碳循环失衡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D、 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大气中的CO2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B、 甲固定的能量除呼吸消耗外,其余都流入下一营养级
C、 丙和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D、 若缺少甲和丁,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现象。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示四个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C、 镉沿食物链不断聚集并最终积累在最高营养级,随生物的遗体残骸等能回归非生物环境
D、 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这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 彩蝶在花丛中留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这属于行为信息
C、 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还可来自非生物环境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外号“行军虫”,成虫借助风力可以在一夜之间飞行100公里,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草地贪夜蛾取食范围广,但明显嗜好禾本科,其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最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性引诱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属于化学防治
B、 利用黑光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常规监测利用了物理信息
C、 杀灭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时期是其成虫期
D、 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利用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 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 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
B、 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
C、 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
D、 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

成虫数量/(头·叶-1)

若虫/(头·叶-1)

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 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 提倡素食能够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损失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 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⑤⑥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B、 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②④⑤
C、 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 碳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
B、 碳元素通过①进入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C、 ②、③和④分别表示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D、 图中的碳元素均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
B、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 联系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蚜虫的粪便中有含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的天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B、 蚂蚁吃“蜜露”的过程中,蚜虫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
C、 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D、 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雌蟑螂能分泌一种性外激素。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这种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 cm的位置,在1 min内有60%的雄蟑螂被吸引。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 人工合成的蟑螂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
B、 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
C、 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 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发挥作用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雌蛾扣在一个纱罩中,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证明雌蛾分泌的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 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D、 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