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生物学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46讲 植物细胞工程

日期: 2025-03-3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题目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再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内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
B、 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激素浓度及用量比例的不同
C、 再分化过程在实验室或植物组织培养车间进行,需要避光处理
D、 再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没有青枯病的抗性基因,少数马铃薯野生种存在青枯病的抗性基因。由于核型等差异,野生种难以与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直接杂交繁育,为获得具有抗青枯病的马铃薯栽培种,研究人员进行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低渗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和B以获得两种原生质体
B、 培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与野生型或四倍体栽培种之间存在核型差异
C、 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等量的生长素类和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D、 ③为再分化过程,可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植株的抗病性状
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过程②表示再分化的过程
B、 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原生质体融合
C、 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三倍体
D、 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矮牵牛新品种,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B、 获得的杂种植株都能表现双亲的优良性状
C、 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甲和乙的融合和细胞壁再生
D、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原生质体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的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
B、 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 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D、 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F1 , 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B、 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
C、 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F1花粉再生植株
D、 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
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
B、 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
C、 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D、 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某科研小组拟培育一种名贵菊花的脱毒苗,其技术路线为“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取材部位应选择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因其分裂旺盛且病毒少
B、 外植体消毒常进行无菌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措施
C、 接种时,将外植体的1/3~1/2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D、 “外植体接种→培养→移栽”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培养基
紫杉醇是一种高效抗癌的药物。国内某团队研究光照条件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照条件

接种干重/(g·L-1)

收获干重/(g·L-l)

紫杉醇含量/%(干重)

光照

4.33

9.13

0.007 0

黑暗

4.38

12.10

0.016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生长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愈伤组织培养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光照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并提高紫杉醇含量
D、 培养基中的有机物仅能为愈伤组织提供能量
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B、 培育的脱毒苗具有抗病毒的能力
C、 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D、 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0.60 mm
20世纪70年代,以植物细胞克隆为代表的细胞工程诞生。随后,植物花药离体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得以确立和发展,标志着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只需要灭菌和适温恒温的条件
B、 在培养基中加入如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分化诱导因子后,培育一段时间,胡萝卜的愈伤组织就可以诱导出试管苗
C、 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蛋白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D、 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时,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
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二倍体,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四倍体,4n=48)叶肉细胞,制备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可利用电融合、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 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
D、 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
下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且溶液的渗透压略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B、 过程②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过程③表示细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液体培养基
D、 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