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16小题)

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 
A、 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外貌描写)
B、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心理描写)
C、 他用鼻孔哼一声,说:“你是吹糖的人儿出身,口气怪大的。”(语言描写)
D、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动作描写)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锯的时候,能否让毛笔杆崩裂,是制作好竹节人的关键。
B、 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憨厚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
C、 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D、 通过这次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五行:金、木、水、火、土
B、 五彩:黄、青、赤、白、黑
C、 五谷:稻、豆、麦、黍、稷
D、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下面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剧艺术强调真实,所有道具都是真实的,不能虚拟。
B、 我们常用“五音不全”形容一个人唱歌跑调,“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C、 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柳骨”指的是柳公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 留意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与“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 我在草原上摇曳,我在清风中呼吸,我在细雨中写诗。
B、 平整的土地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反映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B、 鲁迅,原名周树人,课文《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C、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D、 中国的国剧——评剧,有丰富多变的脸谱,也有“以虚代实”的奇特表现手段。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场演出的压轴好戏就要开始了,你先不要走。
B、 我们需要的是踏实认真的学习,而不是有名无实的花架子
C、 当台上演员逐一亮相时,台下观众立即报以如雷的掌声。
D、 很多著名的影视演员,一开始都是从唱白脸做起的。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邹明一把扶住了快要摔倒在地的同学。
B、 小亮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做什么事都斩钉截铁
C、 在蔚蓝的天空下,操场上的国旗迎风招展
D、 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做着笔记。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晒(pù)   山(jiàn)玻璃    爆露无遗
B、 笨(zhuó) 琴(xuán)  慷慨   余音绕梁
C、 投(zhì)   点(zhuì)   和蔼    别出心栽
D、 俐(líng)   纹(zhòu)   衣襟    斩钉截铁
下列关于阅读小说的方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关注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 小说环境描写只是为了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对人物的塑造没有影响。
C、 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让我们记住性格各异的人物。
D、 《童年》的出场人物较多,理清他们与阿廖沙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读懂故事。

填空题(共10小题)

判断题(共2小题)

语言表达(共1小题)

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ㅤㅤ【材料一】鲁迅选入初高中教材中的作品

类别

初中

高中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小说

《社戏》《故乡》《孔乙己》

《祝福》《阿Q正传》

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拿来主义》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ㅤㅤ【材料二】鲁迅说写作

ㅤㅤ鲁迅说他写作的目的,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要给予他们哪怕是微弱的慰藉。”

ㅤㅤ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有所扼制(何况我对于悲凉感本身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ㅤㅤ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ㅤㅤ【材料三】鲁迅与萧红

ㅤㅤ①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ㅤㅤ②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日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ㅤㅤ③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ㅤㅤ④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ㅤㅤ⑤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ㅤㅤ⑥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看戏

ㅤㅤ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ㅤㅤ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ㅤㅤ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 ____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 ____。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 ____、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

表现出来。

ㅤㅤ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ㅤㅤ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 ____。

ㅤㅤ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 ____。

ㅤㅤ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以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习作(共1小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