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舟山市舟山中学等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9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正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每一种具体的文化构成了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传统。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版。工匠精神在中国历经超越五千年的发展,所累积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国工艺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最具国家文化意义的特征与代表。一部中华文明史凝聚了每个朝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遗憾的是,他们鲜有留下姓名的。即使留下了姓名也只是一个标记,流传不广,不像文人的诗篇那样千古传唱。今天,当这些工匠的各类作品陈列在博物馆中,构成“古代中国”的时候,人们在赞叹其工艺成就之余又少有人去追问工匠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存在。这是历史造成的误区,也是审美造成的困惑,而中外大致都是如此。可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参照。

②工匠精神是以手艺支撑的精神品格,是技术之外的精神外延。从古至今的工匠都有属于他自己、又表现传承的绝活,他们是技与艺的综合。即使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那样粗简的制作,在技术的很多方面,包括其中的绘画和烧制,都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而获得的成就。在不同的类别和材质上,不同的技艺表现出不同的工艺水平,显现了类别的特点;而在相同的技艺表现上,其工艺水平则区别了大匠与凡工。对精湛和极端技艺的追求,是大匠巧夺天工的毕生努力,而突破与创造则是彰显其魅力的核心。手艺的磨炼是时间的消费,也是精神的倾注。它们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一以贯之。在不同类别的手艺中,有着各自的技术基础和终极目标,但精雕细琢和一丝不苟,则是工匠们的共同追求,其表现在精神层面上的是对工和艺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完美主义。在中国丰富的工艺世界中,玉石、金银、青铜、陶瓷等不同材质的品种,从造型到图案,从绘画到雕刻,从印染到织造,从剪到刻,从嵌到绣,从编到织,如此等等,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完美,是工与艺的完美结合。无工不精,无艺难美。所以,从材料的选择到具体的设计,再到工艺的制作,工巧的概念以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严谨,都在追求极致的品格中表现为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境界。

③精湛的技艺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历久的磨炼和谙熟于胸的心得。因此,它往往深含私有性的特性。而技艺的传承就在一个保留与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如何传?传给谁?都需要在家族或弟子中进行甄选。传承的重要性不仅是要将手艺与成就传给后人,以避免初始阶段的失败,还要以能够不断、不绝为依归,应该说这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为了传承,师傅会总结出特定的方法或口诀,会设计出特别的窍门和要领,这一切技术方面的内容在传承过程中的守望与相依,需要工匠精神奠立思想的基础。为了使特定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精神的延续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这种传承更重要的是手艺与责任的托付,成就与精神的延续。

④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尽管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工匠创造了无数能够代表时代的经典工艺作品,可是,鄙视工匠却是历史的尴尬。低下的社会地位,艰苦的工作环境,超强的体力透支,经年的时间付出,磨炼了他们那超于常人的意志。而技艺的传承以及依靠技艺而维持的生活,也树立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念,造就了他们的责任感。这是农耕时代特有的现象,终其一生,代代相传,一种手艺连接了一个家族的营生,一种手艺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的类别。显然,职业态度中的自我信念是维系其发展的本源,因此,自得其乐成为手艺持有人的职业态度。他们世代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恪守在自己工坊内,不为外界所迷惑或见异思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特别的人生态度,将技艺在身视为生命的主体,矢志不渝。

⑤工匠精神的示范作用以及影响力并不局限在自己的行业内。他们在不同行业内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特质,其普世价值在于应用和举一反三。尽管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与农耕文化紧密相关的手艺和行当被自然淘汰,因为失去了基本的应用,可是,像服饰和工艺等依然在实用和审美的领域内表现出了存在的价值。而有些行业的工艺经过产业化的激发,表现出传承中的延续,延续中的创造,焕发了青春。其中有些依据工匠的技艺而创立的品牌,则成为由精神和手艺所构建的行业的标志,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市场的追捧。其中产业化的发展更将这种具有传奇性质的品牌故事,变成了推动市场发展的力量。工匠精神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持续的影响力,它能够激励创造精神,督导恪守品质与品格,推动制造业向更高的水平和质量方面发展。工匠精神是提升国民素质与品质生活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精神支柱,因此,社会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与厚爱。

⑥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与需求和原料联系紧密的手艺,其历久性是巨大的考验,因为它们很容易失传,有许多仅三两代而已。至于物质文化中许多杰出的成果,有的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戛然而止。尤其是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中,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正日渐消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工匠不存,精神焉附。工匠精神不能存在于书本和记忆之中,需要唤醒记忆中的工匠精神而传承。

(摘编自陈履生《工匠精神是民族文化传统和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

艾伟

窗子很高,几乎直接抵在厂房屋檐下。窗外的天空飞过一群麻雀,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天空寂静,鸟声惊心。这儿地处城郊,四周都是农田。窗子太高,厂子里的人没法看到农田和庄稼,只能看得见天空。麻雀成群结队出没。

早上六点钟起床铃准时响起。屋子里有十二个人,有六张上下铺的床。她们起床,穿衣服,然后开始折叠被子。被子折叠成部队那样方正,棱角分明。一阵忙乱后,十二个人都整理好了。房间寂寂无声。晨曦从窗外透入,房舍整洁,一尘不染。半个小时后,门打开了。有一个小时可以洗漱。洗漱的工具放在走道尽头的卫生间里。每个人的洗漱用具都放在那儿。俞佩华洗脸。卫生间东西各有一面镜子。一些人排队在照镜子。俞佩华难得站到镜子前面去。今天她有些想去镜子前看看自己,又害怕看到自己的脸。

方敏正在大门处等着她。①方敏脸上没有表情,用惯常的不容商量的口吻说,今天你可以不去厂里。俞佩华低下头,没看方敏,她回答,还是去吧,最后一天了。

厂房生产一种模仿芭比娃娃的玩偶。除了干活发出的声响,厂房里没人说话。工作是定量的,有数量及成品率的要求。她们要把一天的任务完成了才能上床休息。工作量大,要按时完成不太容易。那些新来的,手脚笨,更得抓紧时间。吃中饭也是狼吞虎咽,吃完就抓紧干活。俞佩华完成定额没任何问题,她在这里待了十七年了。

黄童童来了一年或者更长,在俞佩华左边干活。俞佩华感觉她来很久了,好像一直在她身边。在这里时间变得特别漫长。时间又特别清晰,每一天她们算得清清楚楚,像用刀子在心里面刻了一道做记号。黄童童长得很漂亮,但有点傻,并且是个哑巴。不过不奇怪,到这里来的人要么特别聪明,要么特别傻。

今天黄童童有些恍惚,做工时老是控制不住双手。她生病了吗?黄童童正在找她的镊子,可镊子刚才还在她的右手上,这会儿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是黄童童的老毛病。她老是丢三落四,找不到工具。俞佩华告诉过她,工具一定要固定摆好,熟练到“盲取”的程度。黄童童向俞佩华要镊子。俞佩华没把自己的镊子递给她,让黄童童自己把工具放整齐之后再干活。黄童童突然问,你要走了吗?这一年俞佩华学会了手语。她吃了一惊,她没告诉黄童童明天要离开这里。同宿舍的人是知道的,但她们都没有说起这事。一个人离去,她们的心会空一阵子。大家都懂这种心情,这种时候会绝望。不说出来就好多了。在这儿情绪越少波动越好,否则会麻烦。俞佩华没有主动提这事。一切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俞佩华没回答,看着黄童童,黄童童的目光凶巴巴的,或者不是凶,是恐惧。②俞佩华一把从黄童童手里抢过那只玩偶,做起来。她看到黄童童盛玩具娃娃的盒子里没几只成品,这样下去,她将完不成今天的额度。难道她今晚不想睡了吗?

我会来看你的。俞佩华用手语说。

你不相信我会来看你?俞佩华说。③黄童童没看她。黄童童的目光这会儿投向东边的高窗,天空上的白云一动不动。

窗外的太阳照在工厂的水泥地面上,缓慢地从西向东移动,快到中午的时候,太阳光束立在东边的墙边,好像白色的墙面拉了一层光幕。

方敏忙于手头的一份档案。明天俞佩华要走了,俞佩华的相关文件需要归档封存。方敏复印了各种表彰的官方证明,方敏觉得俞佩华不一定在乎,但这些证明在她以后的生活中是用得着的。十七年里,俞佩华几乎年年都评为优等。也就是说她在这儿没出过一次差错,没扣过一分。方敏查过并且熟知俞佩华的档案内容。在做化学老师时,她也是年年先进。可就是这样的人干出了那种事。

有一个年轻的女警进来,告诉方敏,她通知了俞佩华的儿子,她儿子说不来接。方敏点了点头,这在她预料中。来到这里后,俞佩华几乎谁也不见,儿子和母亲来看过她,她拒见。她的案子太骇人听闻。她难以面对亲人。她只见过丈夫一面,原因是为了和丈夫离婚。她没多说话,只说把她忘掉,因为她会在这儿待上一辈子,这对他们来说更好。没想到她能减到十七年。十七年在这里一成不变,外面发生了多少事啊。俞佩华的母亲这期间过世了。方敏记得,把母亲亡故的消息告诉俞佩华时,④俞佩华并没有停止手中的活,好长时间没有抬头。电焊条冒着青烟,方敏担心俞佩华把焊枪刺入她的手心。

……

方敏没想到的是,俞佩华正等她。方敏看不出俞佩华此时的心情,她的表情永远是那么平淡。俞佩华的手中捧着一只洋娃娃,方敏看出来了,洋娃娃和里面生产的几乎一模一样。

俞佩华没把玩具娃娃递给方敏,拜托方敏,把它带给黄童童。

俞佩华说,我答应过她的,我会送她一只洋娃娃。

方敏愣住了。她没接玩具娃娃。好一会儿,方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艰难地说,黄童童已不在女子监区了。

俞佩华吃了一惊,问,黄童童去哪里了?方敏转过头,回避了俞佩华的目光,没有回答她。俞佩华突然面色变得狰狞,她几乎是喊出了声,告诉我,她在哪里?方敏吃了一惊。十七年来,她第一次感受到俞佩华不被驯服的力量。

(节选自《收获》2020年第4期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跪而尝之。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士谦服阕,舍宅为伽蓝,脱身而出。诣学请业,研精不倦,遂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

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

诗歌鉴赏

默写题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色难”一词,出自《论语·为政》。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开口便说出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和颜悦色最难。步入老龄化时代,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重要议题。

长期以来,年轻人被认为是充满希望、代表未来的一代。各个地方往往以年轻人为主导,很多事物都追求新奇、潮流、快节奏,优先满足年轻人的喜好,容易忽视老年人的需求。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人们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对此感到①            , 不论去医院、银行、超市,还是在家看电视、打电话,一些复杂的操作显然对老年人不太友好,这无形中扩大了“数字鸿沟”。

不少人之所以感到对老年人“色难”,是因为自身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面对家庭的琐碎时,并不总能以美好的一面示人,因此在产生焦虑、急躁、不耐烦等情绪时,容易不经意间将家人作为消解负面情绪的“垃圾桶”。越来越多家庭呈现出“421”“422”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或两个孩子,这种倒金字塔结构让“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层承受了很大压力,更加②            老人的感受和需求。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这也伴随着代际差异的迅速拉大,极易引发一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碰撞。由此,也造成了思维方式、话语形式的不同,在对话时难以做到同频共振,无法真正和颜悦色地对待老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呼了六七钟。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说什么大精小怪,那怕他惫懒膭脓!一赶赶上去,跑的跑,颤的颤,躲的躲,慌的慌;一捉捉将来,锉的锉,烧的烧,磨的磨,舂的舂。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节选自《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材料二:

近日,首款国产3A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掀起了现象级热潮,不仅引爆了游戏市场,还成功出圈,引发了外国玩家和网友对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中国神话传说的强烈兴趣和向往。《黑神话:悟空》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①____。海外地区的销售占比达到了20%,销量超过200万套。Twitch平台的知名主播Shroud在直播中称赞:“《黑神话:悟空》令人惊叹,这款游戏堪称艺术品级别的享受。”

《黑神话:悟空》的故事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游戏基于《西游记》原著设计剧情,并以“天命人”悟空的形象为主角,重走危险与惊奇的西游之路。游戏中的建筑风格、服饰设计、神话传说等元素,②____。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享受刺激的战斗体验,还能沉浸在“东方体验”中,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为了获得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不少海外玩家甚至开始恶补《西游记》原著及相关知识点,有的外国玩家特地跑到附近书店,搜刮起了《西游记》的英译本。在此过程中,海外玩家爱上了悟空身上(____)的特点。从一只猴的神话传说,到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个游戏的诞生,孙悟空的形象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化的象征,③____,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

材料作文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