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15小题)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 看着在风雨中长大的小树苗,不禁感到十分欣慰。
B、 小温在学校演讲比赛中发挥稳定,如愿获得冠军。
C、 李校长首先发言,他对同学们提出了迫切的希望。
D、 文艺节开幕了,全场师生和合唱队成员一起高歌。
以下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屉  纯熟  刺谓
B、 惊慌  呻呤  完毕
C、 疙瘩  颓然  磁场
D、 优虑  酱油  滥用
以下词语中,加点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ān)差    (bào)发
B、 (báo)子   (duǒ)脚
C、 沮(sāng)  枯(wěi)
D、 吞(mò)    (yàn)语
在“祖国在心中”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故事,也搜集了很多名言名句,下面哪句不适合在班会上展示?(  )
A、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B、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D、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点评嘉宾现场作画出题的用意是(  )
A、 展示绘画水平的艺术之美
B、 展示诗词内容的语言之美
C、 展示诗词大会的形式之美
D、 展示诗画交融的意境之美
下列各句跟原句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伯牙鼓琴》)
B、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C、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D、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
都是写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时相同,有时却不一样。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相同情感的是(  )
A、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分号运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清早,山风把一晚的倦意吹散;傍晚,山风把一天的暑热送走。
B、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C、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D、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下面哪个不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宗旨之一?(  )
A、 赏诗词之美
B、 寻文化之根
C、 感诗词之趣
D、 铸民族之魂
下列寄语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文学作品,让我们获得在逆境中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B、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
C、 让我们步入文学殿堂,领略文学魅力吧!
D、 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涂抹生命历程中绚丽的色彩。
下面带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穿上这身行头, 只要一亮相, 绝对惊艳四座。
B、 演出拉开序幕,演员们粉墨登场
C、 别看他年纪小,唱起京戏来那也是有板有眼的。
D、 晚会一开场的压轴节目,就是我们班的大合唱。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一头中华白海豚在珠江水域出没,呼吁市民做好保护工作。
B、 南国书香节于每年8月第三个星期五开始,至今已经大概举办30届左右。
C、 杭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时,观众的眼睛都集中在最后一棒陈佳鹏身上。
D、 中国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广州,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填空题(共11小题)

判断题(共1小题)

语言表达(共1小题)

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炮仗花的春天

ㅤㅤ①行走在校园里,因昨晚的这场“随风潜入夜”的“喜雨”,让我惊喜地发现,春天真的来了。

ㅤㅤ②校园的炮仗花,似乎一夜之间,“呼啦啦”地全都开了。一朵朵,一串串,铺陈蔓延开来。黄澄澄的一大簇,直艳到人们心里面。炮仗花橘色的花朵,簇拥成一大串,轰轰烈烈燃烧开来。小蛇似的藤蔓在藤架子缠绕攀援,在高处挂出一片花墙。炮仗花连绵不绝地倾泻下来,如童话世界的花海。放眼望去,满眼是暖暖的色调,满眼是繁花盛开的世界。淡淡的花香也引来蜂拥蝶舞,让这宁静的校园,有了春天的热闹。

ㅤㅤ③校园里,多是常绿树木,香樟树、芒果树、阔叶榕树,都只是清一色的绿色。它们历经一个寒冷寂静的冬天,显得有些沉闷单调。只有炮仗花,开在冬天,明艳在春季。这不,此刻,整个校园,就是它的世界。朵朵艳丽,簇簇明艳,开得特别欢快,特别自在,特别张扬。在这个还有些寒凉的春天,万物还有些沉寂,炮仗花却有了一点与众不同且肆意昂扬的味道。是花就应该灿然开放,没有犹豫,不曾迟疑,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盛开着。

ㅤㅤ④曾经,炮仗花的藤蔓被我忽视。去年九月份,刚到这个校区,灰褐色的炮仗花藤,缠缠绕绕在花架上,无精打采,毫不起眼。秋天的世界显得低沉而寂寞,有如我那时的心情。过去的一年,周遭的一切让人感到乏味,工作、身体遭遇不顺,生命就如这秋天的藤蔓。我想跳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可生命前进的脚步不能跨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望着这枯黄的藤蔓,我的心,也如它一样没有半点儿活力。

ㅤㅤ⑤渐渐地,冬天来了。万物也进入休整期,积蓄力量,期待来年春天勃发生长。路过炮仗花藤架,我惊喜地发现,炮仗花开了。一朵,一簇,一挂,不多,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盛放。那橙红的花朵,花冠若罄(qìng)钟,花蕾似锦囊,花丝如点绛,如炮仗般,簇拥在一起。一簇簇的花朵又有序地串成一串,累累下垂,如一挂待燃的喜庆鞭炮。难怪人们给它起了如此形象的名字。我的耳边,也似有鞭炮声响起,一声惊雷,唤醒沉睡的人。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ㅤㅤ⑥春天,在一场春雨的洗礼后。此刻的炮仗花,已不是冬日时稀稀落落地盛开。它们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现自己的全部美丽。十几米长的花架,爬满艳艳的炮仗花。花架两旁,垂下一米多的花墙,鲜花烂漫,蜜蜂飞舞。香樟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在这个鸟语花香的校园里,春天是如此的热烈。

ㅤㅤ⑦同事说,这些炮仗花花苗,当年是她带到学校,校长种上去的。她说,与其说她见证了花的经历,不如说花见证了她的成长。是啊,多美妙的经历啊。种下花苗,收获成长。人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成长。迈过去,新的一年又来了。愿新的未来,如炮仗花一样,璀璨盛放,红红火火。

(刊载于《潮州日报》2023.2.28李少英有改动)

阅读。

姥姥的剪纸

作者:笑源

①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②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剪的松鼠真是 ____!”“你看这只蝴蝶真是 ____!”“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③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④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语句1】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语句2】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语句3】“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⑥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牛干啥驮着兔子?”姥姥笑了:“谁让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⑦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

⑧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有删改)

阅读

钱学森

ㅤㅤ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ㅤㅤ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ㅤㅤ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ㅤㅤ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ㅤㅤ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ㅤㅤ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ㅤㅤ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ㅤㅤ阅读链接:

ㅤㅤ钱学森,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1年10月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习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