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积累(30分, 每小题2分)

下列四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骨(suǐ)  乡(shēng)
B、 领(jiàng) 明(méi)
C、 笑(hōng)  心(zàng)
D、 蝠(biǎn) 饶(shù)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横七竖八 暖阳阳
B、 随玉而安 黑乎乎
C、 奔流不西 笑呵呵
D、 手舞足蹈 眼睁睁
括号中是对具体情景概括的成语,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果实累累)
B、 官绅们吓得面如土色, 跪下来磕头求饶, 把头都磕破了, 直淌血。(魂飞魄散)
C、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震耳欲聋)
D、 它用前足扒开土, 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 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 倾斜地铺开。(一丝不苟)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事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时可以用“碰钉子”这个词语
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让我们明白了人各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C、 " 羊圈、牛棚、鸟窝、龙潭、虎穴"这些表示动物住处的词语说法

都正确

D、 " 这场戏砸锅了"和“母亲砸锅卖铁供他读书”中加点词语的

意思一样

这学期我们学了很多阅读方法,关于阅读方法, 错误的一项是 (   )
A、 阅读时,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让思考深入。
B、 阅读时,可以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在笔记本上, 这就是做批注。
C、 阅读时、可以通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纪实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D、 阅读时、可以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等方面想象画面。
小坪想在习作中使用四字词语描写爷爷,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B、 花枝招展 亭亭玉立
C、 虎头虎脑 聪明伶俐
D、 鹤发童颜慈眉善目
小山在读书的时候不喜欢问问题,总是觉得书中的道理自己都已经明白了。我想用《尚书》中的“(   )”这句话来劝劝小山。
A、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C、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D、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下面四句话中“新鲜”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
A、 盛开的百合看上去很新鲜。
B、 记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感觉。
C、 妈妈刚买了些新鲜蔬菜。
D、 清晨, 刚打开窗户, 一股新鲜的空气迎面扑来。
同学们要出一期主题为“做人要讲诚信”的班刊,大家想在“妙语连珠”栏目中写一条成语,下面选项中最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B、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C、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B、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C、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周围飞舞。
D、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 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牛和鹅》告诉我们: 看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B、 《呼风唤雨的世纪》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C、 跟麦加文的《昆虫》相比, 《蟋蟀的住宅》语言准确简练, 直接明了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
D、 西门豹以“这个姑娘不漂亮, 河神不会满意”为由机智地救下新娘, 同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借机惩罚了巫婆和官绅头子。

阅读(27分)

信息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博物馆里有奥妙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逛”博物馆的需求,我国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云”展览,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 动动手指就参观了展馆。线上展览资源包:

北京市: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②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展;

③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展

黑龙江省: ④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展

浙江省:  ⑤良渚博物馆“良文明”展;

⑥南湖革命纪念馆网上展馆

江苏省:  ⑦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山东省:  ⑧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展

广东省:  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网上展馆

甘肃省:  ⑩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展

四川省:  ⑪三星堆博物馆“____”展

上海市:  ⑫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网上展馆

【材料二】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备受瞩目, 在各平台引发霸屏之势。自2023年3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后, 四川广汉三星堆连开6个祭祀坑“盲盒”, 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发掘直播, 见证三星堆文物出土过程。深圳坪山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文物出土过程。在观看完直播后,同学们感受到了古蜀国文化的魅力及其神秘。金面具残片、金箔(bó)、眼部彩绘铜头像、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文物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

叙事性文本阅读

①少时伴随祖母住在渔村, 平房村舍齐整, 排成一条直线, 一眼从村头望到村尾。黎明破晓后, 各家敞门敞户, 睦邻友好。大人农闲时相互走动串门, 未上学的小孩儿, 则整日聚在“直线”中段的禾场坪, 嬉戏玩耍不想回屋, 尤其是碰上有星月的晚上, 更是玩得忘乎所以。当一阵“吱吱呀呀”的关门响动停歇, 夜空下陆续传来大人嘹亮的呼唤声, 满丫、小伟、小军, 这些乳名的后面, 是同一句嘱咐:“快点回来, 给你留门了!”

②满丫是我,因为有了祖母的“留门”,尽兴而归的路上,不惧夜黑孤单,也不忧明天风雨。有一次, 我兴冲冲地跑步到自家门前台阶, 从透着灯光的门缝里, 伸手挪开抵门的小凳,插好门闩。佯睡的祖母听到闩(shuān)门声, 即披衣起床,提起封好了炉盖的煤灶上的铁壶,倒出一盆温水, 站一旁看我洗漱, 嗔(chēn)贲戏谑我是“夜花猫”, 灯光照见祖母脸上,分明是洋溢着满足欣慰的。

③给家人留门, 早已成为渔村人家的习惯。祖母将我养成了一个出门轻快的人, 从不带钥匙, 实际上, 我还不会开锁, 那时家里也只有一把钥匙, 平日里祖父祖母谁落锁, 谁就将钥匙放在门外狗窝的墙砖下。这样的留门方式, 颇有几分迂回曲折。

④有一次, 午间散学回来, 恰逢祖母外出, 我看到门上冰冷的铁锁, 慌乱地在墙砖下找到了那根像钗环一样的棍子钥匙。分不清正反面, 始终打不开门, 只好围着房子转圈。经不起饥肠“咕咕”, 逼着自己尝试将棍子钥匙两头打探锁孔, 小的那头刚好套进去了, 上下左右胡乱旋转, 倏(shū)的一下,锁闩弹出。居然开了!“咣当”推门, 径直揭开锅盖,热在锅里的饭菜香扑面而来, 一扫先前的焦灼难耐。

⑤渔村多年, 祖母为我留门的温馨记忆, 跟随我到了城市。我上班忘带门禁卡时, 许多不熟识的人转身手扶门框为我留门。我也在带了门禁卡的时候, 停在门边, 为需要的人留门。

(作者: 朱小平。选自《广州日报》2023年5月13日, 有删改)

综合运用 (13分)

习作(3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