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化了矛盾,激起了反抗
代表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反抗对象:西班牙、英国
斗争结果: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材料一 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目睹了法国大革命,他于1799和1803年两度赴欧,他深受欧洲政治生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民主自由情绪的感染,激发了他坚持争取拉美独立自由的想法。
——摘编自张寒《法国大革命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
材料一 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 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
时间
内容
1868年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
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材料一 他(指林肯)说:“我自然是反对奴隶制度的。”实际上,在内战初期,他之所以反对解放奴隶与他的性格和思想倾向有莫大的关系。……林肯之所以拒绝解放奴隶,还有两个具体的原因。第一,是由于战略上的考虑。内战爆发后,边境诸蓄奴州未参加叛乱。第二,林肯总是优先考虑白人工人的利益,而把黑人奴隶的利益放在从属地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