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B卷

日期: 2025-04-08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51年国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
A、 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B、 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 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
D、 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它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既发挥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的大国优势,又保证了各少数民族民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从而建立起真正平等的民族关系。”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它”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利益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少数民族的事务不接受中央管辖
习近平赴宁夏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情况时,深情嘱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    )
A、 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完善
B、 旨在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
C、 确保共同富裕的快速实现
D、 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含义的是(   )
A、 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 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 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 丁:“一国两制”下港澳台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海峡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达成这一共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进行对话
B、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
C、 2008年11月,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D、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港澳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其解决方针对于台湾问题的意义是(   )
A、 有利于促进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B、 台海形势紧张的根源是国际反华势力
C、 增强综合国力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因素
D、 人民渴望统一是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
2022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这表明(   )
A、 “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B、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迎来了重大转变
C、 香港不再拥有高度自治权
D、 香港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1997—202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99万亿港元。1999—202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3794.78亿澳门元。据此可知(   )
A、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 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控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
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的说明(   )
A、 两岸政治经济交往的障碍已经消除
B、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 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 “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以下基本点:(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三)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一国两制”理论发展与实践推进的基本脉络和经验》

材料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三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当前,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和严峻挑战,根本原因是“台湾当局”和美方不断改变现状。“台湾当局”一再“倚美谋独”,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渐进式“台独””。而美方企图搞“以台制华”,不断歪曲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加强美台官方往来,为“台独”分裂活动撑腰打气。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行动,玩火者必自焚。

——摘编自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2022年8月5日)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重新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权和治权。

1986年6月,中葡两国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葡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材料三:台当局前领导人马英九5月8日出席“两岸重开机、疫后新契机”研讨会时表示,台湾不少人天真地以为,中国大陆不会“犯台”,就算“犯台”,美、日一定会出兵驰援。但事实上,美国对台政策一向只是“出售武器,提供情报,协助台湾自卫”。民进党“执政”后,不接受“九二共识”,加上刻意操弄反陆情绪,导致两岸关系恶化。既然蔡英文无法拿出新的方案,那就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

——选编自环球网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