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抓活鱼”,往常是对新闻人的要求。“活鱼”活灵活现,看着新鲜,读着够味。其实,在新的文学环境下,散文写作,也要善于“抓活鱼”。

素材要“活”。在一部手机行天下的时代,若文章标题、内容不新鲜,读者手指头一划拉就过去了。不仅新媒体如此,纸质期刊的读者常常也是打开封面,扫一眼目录,熟人的读一读,标题新颖的读一读,短一点的读一读,那些四平八稳的“陈年往事”,大多时候是被忽略的。

什么样的素材“活”呢?时下最新的,与读者最近的。比如每到过年时,按惯例都会发表一些与年节有关的散文。年年写,年年发,甚至十年二十年前的文章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恐怕说不过去,也看不过去。记得2019年春节前,我们一家从广州乘坐火车返乡探亲,在车厢里遇到一对在广东惠州打工的夫妻,一路走一路聊,聊的全是他们生活里的新鲜事。之后我写了一篇《火车上的见闻》,文章还入选了当年福建中考语文试卷。如果说这篇文章还有点可取之处,我猜测,“鲜活”是关键。

细节要“活”。如今读者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难被感动。散文感动人,要靠细节。前几天,我读到作家尧山壁的《冀中故友(二章)》,颇有感触。众所周知,纪念类、回忆类文章很难写出新意,但此文中有这样几句:“师资力量可以挤出来,他本人也可以兼课,但教室、宿舍多一间也没有,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人都瘦了。他圆脸变成了长脸,不停地转磨磨,我在后面跟着。从校内转到校外,转着转着撞到一堵墙——槐南路小学。”真实、可信,生动、形象,把人物急切的样子写活了。

语言要“活”。“手机控”读者口味多样,散文的语言若还停留在过去的调子里,他们会觉得陈旧、不感兴趣。自然,不是说写散文要“网言网语”,一味迎合时兴的口味,能写得既“活”又“雅”,才见功力。这方面,汪曾祺是一个标杆。他的文学语言把文言和口语糅合起来,浓淡适度,不留痕迹,有嚼头,而且俗不伤雅,有文化气息。

散文是贴近生活的文体,是生活凝结的晶莹露珠,随意采撷不来,要善于观察,善于等待,要舍得沉下身心。对于鲜活素材,不能只写皮相和表面,要深入他们的生活,发现故事,发掘细节,这样才能写得深入,读着自然,滴水清圆,耐人寻味。

一位作家说:“用审美熔炼世间万物、人间百态,铸成一把洞察时代生活、开启智慧人生的钥匙,散文才大有可观,大有可为。”一个“熔”,一个“铸”,都非轻易能够实现,必得千锤百炼,必得千磨万击。

(摘编自许锋《散文写作也要“抓活鱼”》)

材料二:

楚些(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稀释和反驳,抒情风格的散文渐渐

从中心位置上退出,进入新世纪之后,散文的叙事转向得以完成。从散文的传统来看,散文一直存在着多元博弈,而在今天的现实中,叙事散文的一家独大已经成为事实,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叙事转向的?散文对叙事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反过来侵害散文文体的兼容性?

耿立(散文家,诗人):我不认为是叙事的转向,而是接通,接通了散文的正统或者真正的传统,中国的散文是史传传统,是以叙事为主的,血脉的上游是《左传》《史记》。原话记不得了,孙犁先生就曾表达过对抒情风格散文的不满。他说古代真正算得上抒情的散文很少,多的是叙事,是哲理。抒情风格散文的主流位置,是杨朔的作用,是当时人们精神的单一化、模式化的结果,是对古代散文和鲁迅、周作人现代散文传统截断的结果。

中国人的抒情文字主要是诗歌,我们的传统抒情的源头是《诗经》,和西方的史诗源头一比就显出来,他们的诗歌重叙事,我们重抒情。

我不担心所谓的散文对叙事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反过来侵害散文文体的兼容性。因为散文作者的内心追求和文字追求决定了散文的行文方式,人们抛弃那些抒情风格的散文,是因为那些散文本身的不争气和毛病,那些矫情伪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忸怩作态,这才是那种散文式样衰微的原因,但我不反对抒真情的文字。

楚些:您曾经主编年度最佳随笔选本多年,也曾就随笔体式写出专业的批评文章。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近二十年来叙事散文和随笔的创作曲线的?撇开西方的语境不谈,当代中国的随笔写作为散文提供了哪些可能性?

耿立:近二十年,叙事散文和随笔支撑了散文创作的实绩,它借鉴小说和电影的一些结构手法、叙事手法,丰富了散文的武器库。叙事散文,我看重的是现实叙事与历史叙事,这些叙事散文的在场感和共情,对底层生活和历史遮蔽的开掘,都是令人赞赏的。

但我更看重的是随笔。随笔应以智性的美为首选,她透视这个世间生命与自然的秘密,戳穿一切伪造的瞒和骗的把戏,裸露出人间的真诚,剥去伪饰的油彩,这才是随笔的深度和道义的所在。随笔给散文提供的是精神的依靠,是散文的精神气质。散文要向随笔学习趣味。小说如咖啡,刺激性大于随笔,随笔是下午茶,或者晚间好友随意谈心的点缀。有趣是随笔存在的理由之一,要力避无智和无趣。

(摘编自楚些、耿立《当下散文创作的几个关键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  
迟子建

这个季节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女人坐在风中淘米的姿态。我重归那个布满黄砂的院落的时候,这个女人正坐在一棵山丁子树下窸窸窣窣地淘米,那个时候风吹过树叶,树叶也爆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树好像也在帮着这个女人淘米。

我的母亲宁静地存在于这个小镇的两间房屋和一个院落中。我们居住着一幢板夹泥房屋当中的两间,因而我家的大门朝南洞开,而居于东头和西头的两户人家,却可以把大门开向日出和日落的方向,他们的院落也相对比我们的大。母亲在阳光下淘米的时候其他两户的女主人也在淘米。淘米声响成一片也就像一股春天的风声了,我站在这股奇异芬芳的风中,看着白花花的米汤像乳汁一样四溢。

春天和母亲连同一顿午饭在等待我。屋檐下被遮挡了的拥挤的阳光缩在墙坯上,泛着一块一块油亮的光泽。我带着某种根深蒂固的陌生感惴惴地坐在饭桌旁,小心地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饭碗,我抬头看了一下母亲,发现她正疲惫而温情地冲我点头,我的心底里猛然间涌起一股无边的潮湿的像眼泪一样的激情。

春天就在屋里屋外竖着或者躺着,它的身体绿得明滑鲜艳。山丁子树芽中的那种绿嫩让人牙痛,而草甸子上整整齐齐的像密密实实的丝绒地毯的绿又给人一种抽筋断骨的感觉。在这种时候哪怕是一只羊走进草丛,你开始觉得羊是白的,但它在草丛里活动久了,你就眼花缭乱了,羊仿佛也因沾染了满天春色而变成绿的了,你会心惊肉跳地以为羊丢了呢。

我被这里的春天给实在地威慑住了。这个古老的小镇整个被绿色给统治了。这种统治使得草地、路边、墙角不得不在它的怀中温温柔柔地开放绿色。绿色无边无际得像绵绵无期的相思,我实在闹不明白春天是在哪里采来了这么非凡的色彩,使我们祖祖辈辈的人为它而发疯,为它而专注地活着。

住在我家东头的邻居是一个寡妇。她的丈夫死于春天最初的日子。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坐在春天腰部的天气中给她的孩子们洗衣服。她头上的孝已经不见了,她的面色看起来并非那种经历了巨大创痛的土黄色,

而是一种隐隐的微微的粉红色。

我喜欢和她在一起。她的故事非常多,她能从天上的月亮讲到地上的蛤蟆,从河里的鱼讲到岸上的石头。她是一个力气很大的女人,母亲淘米的声音是沙沙的,而她淘米的声音却是哗啦啦的,她的手劲仿佛要把米给碾碎了。她对春天有着一种原始的由衷的热爱,她喜欢这个季节馈赠于她的全部野菜。

我喜欢吃野菜源自她。她能辨认出几十种能吃的野菜,母亲一贯认为那是穷人吃的东西,所以我们家的饭桌敞向菜园,而她家的饭桌却大大地开向田野。她从田野上撷取那些野菜养育她的孩子们,使孩子们长得生龙活虎的,果然个个都有一身的力气。而她的菜园里的青菜却因此而被冷落。她生就一副优质的牙齿,洁白而匀称,她吃起野菜来有声有色的。

如今我回忆起野菜就像刚刚听完一场交响乐,心中的情绪仍然停留在某一乐章的旋律之中。野菜以无与伦比的妖冶的美态永久地令我销魂。它身上散发着的气息是一项年岁已久的情人的草帽的沉香,它的姿容是春天在太阳底下最强烈的一次绚烂的曝光,它的眼睛是春天最美丽的泪水。它的落落寡欢,独立不羁,处于山野的野性风味像夏日的窗口一样永远地为我所眷恋。

我跟着她学会了辨认野菜。田间地头上油亮、光滑而瘦削着的是艾蒿,在水泡子边的塔头礅上长着的小树形态的是鸭子嘴,生长在松树林地上的有一掐茎秆就冒出白浆的三叶菜和形如棕榈的野鸡膀子;专爱拣洼地繁衍自己的是水芹菜,喜欢一片片站在春天黄昏中戴着漂亮的绿色公主帽的是猫爪子菜,通身长满白色细绒毛的是老桑芹……

我们的小镇像一只古色古香的坛子一样,封存着许多逝去的春天的沉香。你如果把它打开,会看到许多融化为深红色的散发着吓人幽香的花泥,它们是许多古老的春天的永恒的叹息。这悠久的叹息像冬至的雪花一样总让人产生一种幻觉——春天该安排在哪一个日子?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安于其位者习于其道,因而有世及之理,虽愚且暴,犹贤于草野之罔据者。如是者数千年而安之矣。强弱相噬而尽失其故至于战国仅存者无几岂能役九州而听命于此数诸侯王哉?于是分国而为郡县,择人以尹之。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

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选自苏轼《秦废封建》,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垂花门是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的内部之门,因其特有的构件——垂花柱(又名“垂莲柱”)而得名。垂花门的历史有两千余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衍生出丰富的装饰色彩、装饰工艺及装饰题材。由于封建社会对建筑使用色彩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大多数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垂花门无法用绚丽的色彩进行装饰,仅呈现材料本色。   ①   , 垂花门的装饰色彩则更加绚丽夺目,不仅有效提升了垂花门的色彩层次和视觉冲击力,更彰显出皇家建筑的威仪与奢华。

作为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中的“门面担当”,垂花门的装饰工艺蔚为大观,涵盖雕刻、彩绘等多种类型,

体现着(  A  )的匠心精神。雕刻工艺在垂花门的装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包括砖雕、石雕、木雕等,凝聚着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巧思。如徽州的砖雕和木雕就常常在垂花门上(  B  ),不仅工匠们能生动刻画出各类题材的作品,在对于不同物象的质感处理上更是出神入化,圆润的人物面庞、柔软的衣褶,甚至飘逸的流苏都表现得入木三分。彩绘也是垂花门中常见的装饰工艺,常见于木质构件之上,   ②   , 还能起到保护构件不受风雨侵蚀的作用。贵族府邸的垂花门彩绘主要采用苏式彩画,俗称“苏州片”,风格明快活泼,充满诗情画意。皇家建筑中的垂花门多采用旋子彩画、和玺彩画等,更显庄严肃穆。垂花门的   ③   , 囊括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人物故事、传统器物及吉祥图案等多种类型,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C  )。其中,山水与花草是各类垂花门中应用最广的装饰题材,常与其他题材的装饰相互结合,出现在面积较大的枋、门等构件之上。

写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