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15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

据《春秋》等书记载,200多年间,鲁国朝见晋国33次,朝见齐国40次,而朝见周天子仅7次。这反映出(     )
A、 周天子“共主”地位削弱
B、 鲁国已经成为春秋霸主
C、 晋国、齐国国君地位平等
D、 鲁国距离王室路程遥远
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A、 生产力的进步
B、 手工业的兴盛
C、 原始农耕生活
D、 商品经济发展
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

A、 从争霸兼并走向大一统
B、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C、 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
D、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将不同时期,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化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 无为而治,法家思想治国
B、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C、 积极有为,大兴皇家工程
D、 简政安民,减轻百姓负担
汉武帝沿用汉初政策,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这些豪强离开经营多年的故地,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这有利于(     )
A、 强化独尊儒术政策
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促进对外经济交往
D、 推动地方农业开发

非选择题

初中历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辨析史料,重现可信历史】

材料一

①“汉并天下”瓦当

②《史记·平准书》书影

③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④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

(1)以上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相关史料,其中属于秦汉时期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属于秦汉时期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时空观念:具体时空,清晰考察历史】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将上图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历史解释:史料为据,客观认识历史】

材料三   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摘自《汉书·主父偃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期面临的问题。“上从其计”指什么措施?

【唯物史观:理性客观,辩证看待历史】

材料四   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汉代重在“尊”,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4)材料中的“禁”和“尊”分别指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态度“不同”的背后有何“相同”之处?

【家国情怀:人文浸润,深刻感悟历史】

材料五   ……在前往西域途中被扣留,匈奴想尽办法留住他,为他娶妻,企图断除他前往大月氏的念头。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使命。往返途中他两次被抓,两次逃出,历经艰辛才得以完成使命回到长安。

——摘自《中国历史·七上》(2024年版)

(5)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你能从他的身上感悟到怎样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始兴】

材料一

华夏族的形成与演变示意图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1)材料一中的A和B分别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民族交往】

材料二

时期

内容

春秋时期

晋国大臣魏绛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

西汉时期

汉武帝册封楚王刘戊之女为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国王。

南朝时期

政府于周边民族地区设立“互市"、"夷市”,互通有无。

西晋时期

迁徙到汾河流域的匈奴人多达万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过程中有哪些形式?

【民族融合】

材料三   北朝前期元氏皇族和宗室加起来与北朝汉族士族通婚29桩,仅占与北朝汉族士族通婚总数的约21.6%。而北朝后期元氏皇族和宗室加起来与北朝士族通婚数105桩,占与北朝汉族士族通婚总数的约78.4%。与汉族士族通婚是北朝后期的主导。

——摘自陆路《北魏元氏家族与汉族士族婚姻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氏家族“与汉族士族通婚是北朝后期的主导”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多元一体】

材料四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摘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4)结合材料四对“多元一体”的解释,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