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文有很多写酒的经典诗句脍炙人口,涉及的酒名众多,如“旨酒”“清酒”“美酒”“薄酒”等。其中情感蕴含最丰富、使用最频繁的非“浊酒”莫属。“浊酒一杯家万里”“壶浊酒喜相逢”等诗句,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出现被视为浊酒的“醴”,如“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以御宾客,且以酌醴”“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酒”指清酒,“醴”即色浊味重的甜酒,二者用于接待宾客和祭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到了西汉,浊酒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赋予酒之清浊以政治意味时,也赋予了贵贱之别。曹魏时期,有以“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的称呼,酒之清浊与高下的区分亦显见。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归隐及第一次大量以饮酒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使“酒”褪去《诗经》中承载的礼乐色彩成为诗的典型意象,同时“浊酒”也被赋予极强的精神内涵。其《时运》曰:“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但他“不解音律”,故“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真正会其心的是浊酒,谓“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饮酒二十首》其十九)、“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归园田居》其六)。在不为五斗米折腰归耕田园的陶渊明笔下,酒可以消解他身体的疲劳、内心不得志的苦闷、贫富交战的矛盾心理,让自己在田园中寻找到乐趣并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故而“浊酒”凝聚着田园之乐、自然之爱,以及自适自足、平淡真淳、安贫乐道、物我两冥的精神境界。因其诗中酒多为浊酒,个中“有真意”“有深味”,“陶令酒”“彭泽酒”这隐含着浊酒意味的名词成为渊明精神的化身。

到了唐代杜甫,浊酒与其辗转飘零的生命境遇相交融,情感蕴涵发生了变化。途穷失意的杜甫曾学陶令以诗酒自遣,曰“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可惜》),其蜀中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甚至有几许陶家风味。但他酒杯中更多沉潜的是漂泊之苦、家国之悲,“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客泪闻歌掩,归心畏酒知”(《寒食夜苏二宅》),这些酒虽未明言是浊酒,但从其家贫及个人经历来看,当多为浊酒。对杜甫来说,它不仅是排遣物,更像颠沛流离时互知心事的患难友。以酒作结、将穷愁潦倒化作酒后之叹也是杜诗常见的模式,如“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伤神谁为携”(《野望》),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大历二年秋在夔州作《登高》,诗人纵目高台,天地时空俯仰间,不禁忧时伤老、百感交集,末将“艰难苦恨”与播迁“潦倒”收束于白发弥添、酒杯难举这一形象,胡应麟《诗薮》曰:“只如此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杜诗之“浊酒”饱含无尽的愁思和深切的家国忧患,因“诗圣”之影响,此后浊酒不仅与贫困潦倒结下难解之缘,亦成为后世诗词曲抒写风尘旅思、家愁国恨乃至苍茫时空、古今伤怀的常用意象,与“陶令酒”抱朴归真的隐逸主题并驾齐驱,甚至更为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好事谁携浊酒杯”“湖海风尘浊酒杯”“浊酒不销忧国泪”,不胜枚举。这首先归因于杜甫的文学地位和文化影响自宋以后日趋走高,其次,也与《登高》一诗在明清时期备受关注和推崇有关,胡应麟《诗薮》谓此诗“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虽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学人评价不一,或讥其卑弱,惜其板对,或曰“结凄壮”(何焯《义门读书记》),但这种争议在客观效果上无疑更加扩大了诗句的流传和影响。再者,《登高》一诗本身融合了秋怀、登高、九日、流迁多重文学主题,在内容情感上有极强的涵括力,后世作者可在各个主题中予以吸收借鉴。

既能表达任真、隐逸之个性自由,又能融括身世与时事、个人与家国、历史与现实等深沉凝重的社会情怀,这两条对立的情感主线能在“浊酒”意象中并行不悖,一方面与“浊”这一哲学概念本身具有真、朴、浑、厚等丰富蕴涵有关,另一方面则源于诗人生命境遇与生命情怀的差异。如果说渊明的“浊酒且自陶”以安贫乐道、高蹈拔俗的人格魅力在独善之义上给人以力量,那么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则以悲天悯人的仁者之心在淑世情怀上示人以感召,两者以不同的诗酒风流共同表现出古代士人热爱生命、关怀现世的人文精神。

(节选《说“浊酒”:从叔夜、陶令到杜甫》,《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5日13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里的绿帐篷

胡玲

李老汉坐在绿帐篷中,脆亮的粤曲音符,清泉般从他手机里淌出来,流进他耳朵,他听得心醉神迷,浑然忘我。

“爹,回家吃晚饭了。”一个声音将李老汉拉回现实,儿子李辉走过来。李辉大学毕业后在外闯荡了几年,去年回村。

“爹,这片竹林,这些古榕树,以后估计没了。”

“没了?什么意思?”李老汉惊得像那片突然从古榕树上坠下的叶子。

“我们下午开了会,村里就要开发了,咱们这儿马上大变样了。”

“怎么个变法?”

“这些树挡道,可能要全部砍掉,把道路拓宽。” 

李老汉原本舒展的脸沉下来,像慢慢暗淡的天色。父子俩沿着青石板小路,慢悠悠地往回走。路边,一栋栋空置的黄泥老屋,破旧不堪,如枯树上的黄叶,摇摇欲坠。李辉指指那些老屋说,这些屋子计划拆除,建乡村酒店。

李老汉咂咂嘴,话到嘴边又咽下。

经过长满了野草的农田时,李辉说:“爹,这些荒废的农田计划改建成生态景观田,种植向日葵、格桑花等花卉。”    

一路上,李辉活跃得如路边烂漫的野花,李老汉却沉默得像脚下的青石板。

吃晚饭时,李老汉对李辉说:“明天把开发小组的人全部请到家里来,我请他们吃晚饭。”

“为什么?”

“开发建设咱们村,这是天大的好事,作为村民,我请他们吃顿饭,感谢他们,不行吗?”

“行。”李辉知道父亲的倔脾气,除了答应,别无它法。

第二天一大早,李老汉就操持起晚饭了,杀鸡宰鸭,煎炸蒸煮,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开发小组成员应约来到家中,李老汉给他们端茶,拿水果,热情得不得了。

晚饭准备妥当,李老汉对大家说,今儿来的全是贵客,这顿饭得讲究些,咱们换个地儿吃。

李老汉领着李辉,抬起大圆桌,搬到了村子的绿帐篷中,父子俩来回跑了好几趟,总算是把所有菜端上了桌。

绿帐篷下,一大桌丰盛的农家菜活色生香,大家围桌而坐。李老汉给大家倒上自酿的药材酒,举起酒杯,说,你们为村子的建设劳心劳力,作为村民,我先敬大家一杯。说着,仰起头,一饮而尽。

月色照进绿帐篷里,亮堂堂的。柔和的香气,从树木的枝叶中飘出来,雾气般氤氲四周。

“这个地方好,吃饭都能多吃几大碗。”大家吃菜喝酒,好不畅快。

李老汉抿了口酒,笑眯眯地说:“这片竹林,这些老榕树,打我出生就有了。我光屁股时,常和小伙伴们在这爬树,掏鸟窝,捉迷藏。长大后,我们常常结伴来这聊聊家长里短。后来,我们老了,就在这里喝酒叙旧。再后来,这些老伙计们都走了……”李老汉的眼圈红了,“吃菜吃菜,大家别停筷子啊!这些菜全是我自种的,现在,很多人不种地了,都出去打工去了,我还种。前年,我老表带着孙女从城里来玩,小姑娘跟我去地里摘番茄,她说爷爷,我家的番茄是从超市里长出来的,你家的番茄怎么长在土里?我吓了一跳,地里不种庄稼,以后子孙后代全分不清麦子、韭菜,以为什么都是从商场里长出来的,那样太可怕了。听说那些老屋要拆了,要建高楼和酒店……”

大家沉默不语,静得可以听见树叶落在地上的声音。

吃完晚饭,大家起身离开。“老爷子,这顿饭是鸿门宴啊。”“老爷子今天的话很有意思。”大家笑着调侃。

从那以后,开发小组的成员敲开一家又一家村民的大门,了解他们对村子建设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

半年后,初夏。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村子,绿意浸染的村子苏醒了。李老汉喜滋滋走出家门,上班去。

路边的老屋经过修缮和加固,改造成了民宿,保留原本的风貌,黄泥土墙,黑瓦覆顶,充满乡土气息。

走过民宿,李老汉走进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没错,这里就是他上班的地方。原本荒废的农田,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装,里面点缀着蔬果的姹紫嫣红,成为民宿“农耕文化”的体验场景。

李老汉的工作就是种地,很多村民和他一样,成为农田的工人。在自家门口上了班,还有工资拿,他心里真叫一个美。听着蛙叫蝉鸣,闻着泥土芬芳,他翻地除草,浑身带劲。农田里,番茄羞红了脸,青瓜穿上绿罗裙,他瞧着就欢喜,不时有游客走进来,拍照,采摘,笑声不断。

下班了,李老汉披着夕阳织就的金衣裳往家走。村道上,不时有游客的身影。放眼望去,一幢幢小洋楼珍珠般散落在村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小菜园点缀四周,繁花似锦,蔬果飘香,为村庄涂抹上斑斓的色彩,

走着走着,李老汉又走进绿帐篷,他坐下来,掏出小酒瓶。“老伙计们,你们都走了,就我还在,现在的日子多好啊,你们眼红吧!”他举起酒瓶,“来,我跟你们干一杯。”他轻轻啜了口酒。

夕阳穿过青枝绿叶,洒下满地碎金子。晚风从树上滑下,吹在李老汉身上,他恍然觉得自己变成枝头的一片叶子,在闪闪绿光中惬意漫游……    

选自《羊城晚报》2024年08月09日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  《前赤壁赋》节选

文本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天体,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幽灵,静静地漂浮在黑暗的虚空中,这就是中子星。中子星,是宇宙中最为极端的存在之一,它们的质量极大,但体积却极小,密度更是达到了令人   甲   的程度。中子星的形成,是超新星爆炸后的产物,当一颗恒星耗尽其核燃料,无法再支撑起自身的重量时,便会发生剧烈的爆炸,而在爆炸的中心,便可能诞生一颗中子星。

①中子星的发现和研究,历经了数十年的艰辛历程。②从最初的怀疑和争议,到后来的深入和确认研究,③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艰辛。④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望远镜和探测器,观测中子星的辐射和脉冲信号,试图揭开中子星的神秘面纱。③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也让我们对中子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然而,中子星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他们去探索。比如,中子星内部的物质状态究竟是怎样的?中子星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A  ),激发了科学家们不断前行,推动着他们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能够揭开这些谜团,为人类的认识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中子星,这个宇宙中的极端存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研究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测手段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能够揭开中子星的神秘面纱,(  B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   乙   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写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