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0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 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这种毛病,也传染给了共产党。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

当然,上面我所说的是我们党里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节选自《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除了要解决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学习运动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和历史上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根源进行彻底的清算。

六中全会后,王明口头表态,“党要团结在毛泽东领导之下”,实际上依然坚持过去的错误。1940年3月,王明竟然把集中反映他的“左”倾错误观点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一书,在延安印了第三版,这表明,王明还在为过去的“左”倾错误作辩护。

毛泽东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亲自主持收集、编辑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六大以来的主要历史文献。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读到许多过去在中央苏区时没有看到过的材料,更深刻地感受到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为了改变党内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经过慎重考虑,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并指出党在学风上存在的三个方面突出缺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

毛泽东认为这些缺点的思想根源就是主观主义,并在报告中重点对主观主义的表现和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而言,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做实际工作的人,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毛泽东还替这种人形象地画像:“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并尖锐地指出:“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针对主观主义作风贻害无穷,毛泽东倡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并第一次完整解答了究竟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出于《汉书》,原本是称赞汉景帝之子刘德做学问认真踏实,说他具有“修古好学,实事求是”的精神。深谙传统文化的毛泽东,对这个词进行了创造性转化,赋予它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

“实事求是”这4个字,看似简单,却来之不易。它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经验,也有着血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选择了“削足适履”的态度,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的字句,照套俄国革命的经验。但反动军阀用血淋淋的屠刀告诉共产党人,俄国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在艰苦的中国革命征程中,共产党人正是用“实事求是”这把钥匙,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关键节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又一个新境界。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提出改造干部学习的3点建议,特别强调要在全党系统地、周密地开展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明确提出:“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摘编自《毛泽东写(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何深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卫延安【注】(节选)

杜鹏程

三月十九日断黑,团部的骑兵通信员王少新,从前沟跑上来。他经过第一营驻地的时候,几个战士拦住问:“少新,干什么去?”

王少新勒住马,说:“到旅政治部拿报纸去!”

战士们问:“有什么消息?”

“听说敌人进了……延安……还有什么来……反正我说不上来!”

战士们脸色刷地变了,都拥到王少新跟前,问:“你这倒霉的家伙,延安到底怎么样?”

王少新又急又气,说:“我又不是司令员,哪里会知道很多事!”

他猛扯马缰绳,双腿猛磕马肚子,马像疯了一样顺沟飞去了。狂奔的马蹄磕碰冰冻的土地,就像磕碰着战士们的心。

“延安……放弃了?……”这使人震惊的消息风一样传遍各连队。战士们都在焦灼地议论。有的战士说,这些风言风语不足凭信,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住的延安,就能松松活活让敌人占了?有的说,我们是来保卫延安的,八字没见一撇,延安就能放弃?不会,一万个不会。……

尽管战士们坚决不相信延安会被放弃,可是大伙的心上都坠上了一块大石头。第一连炊事班做的晚饭,剩了大半锅!

夜里,刮起了大风。大风吹熄了星星月亮,扯起满天黑云彩。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有时候很清晰,有时候又很模糊。

第一连举行军人大会。战士们在河边一个小场子里,方方正正地坐了一片。往天开会前,大伙亲亲密密挤在一块,低声地开玩笑,亲切地骂着。有的战士,还趁开会前的空子,顺便念几段自己编的“快板”“练子嘴”。各排互相拉着唱歌子。有时候,大伙还欢迎某一个战士出来,唱一段小调呀,地方戏呀,可够热闹红火。现在呢,大伙都紧张严肃地坐着,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实在太闷气,文化教员走出队列,指挥大家唱歌子。战士们放开嗓子唱:

中国的高山峻岭一心要抬头,

中国的长江大河一心要奔流,

中华民族一心要独立,

中国人民一心要自由,

我们一心跟着毛泽东奋斗。

昨天我们打垮了日寇,

今天我们要消灭那美国的走狗。

胜利胜利再胜利,奋斗奋斗再奋斗!

战士们把这个歌子唱一遍又一遍,直到值星排长宣布开会,才煞住歌声。

第一营教导员张培站在队列旁边。周大勇靠一棵树干站着,低着头,一只手叉在皮带上,一只手捂在前额上。

周大勇说:“教导员!我们指导员到团政治处去开会,过一会才能回来,不等他了,你先讲吧!”

“你讲吧,我不一定讲。”

周大勇这个小伙子是性情爽快的人,他不晓得犯愁是什么味道。他平时开言动语嗓门总是洪亮的,可是目下讲话开头说了声:“同志们……”喉咙里就憋了一团东西。他看不见战士们,听不见风吼声,也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停了一两分钟,直到教导员提醒他,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我军退出延安……”

战士们像听到什么命令一样,哗地一齐站起来。

五六分钟的时光,讲话、听话的人,都不做声。大伙都轻轻地短促地呼吸着,像是只要有一个人开口,或有人咳嗽一声,就有什么好大的东西要猛烈爆炸。

一阵阵的大风,沉重地滚转过山头,呜呜地吼叫着

猛然,一个战士打破让人耐不住的闷气,问:“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住的延安……可真的……说呀,连长!”

会场鸦雀无声,战士们呼哧呼哧地出气,心脏空咚空咚地跳动像擂鼓一样响。他们都两眼发黑,脑子里轰轰作响。

周大勇也像木头人一样站在那里,脑子里乱成一片。他觉得,好像有谁用铁锤敲着他热腾腾的心。滚热的眼泪,忽撒撒地落下来!

有人低声哭了!眨眼工夫,全场人都恸哭起来。

张培看周大勇讲不下去,他走到战士们面前。他要说话,可是好一阵也说不出话。他清楚地知道我军退出延安的目的和意义。我军退出延安正是为了保卫延安。可是这一刻他和战士们一样,眼里滚着泪花子。他声音颤抖地说:“同志们,坐下!同志们,我们确实退出延安了……今天是三月十九号,我们永远会记住……”

战士马长胜站起来,喊:“报告!……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住了……党中央……毛主席……”他用拳头猛烈地捶打自己的胸膛,像是胸膛里有什么东西要爆炸似的。

张培抑制着自己涌动的感情,强忍住眼泪,说:“同志们,党中央安全地撤离延安。同志们放心,旅首长传达说:毛主席还继续在陕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并亲自指挥我们;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二班长马全有猛地站起来,喊:“报告!教导员,我说一句话。我……我们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没日没夜从山西赶来,赶来……赶来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保卫延安……如今……我们算什么共产党员呢?算什么革命战士?”

一个战士喊:“教导员!为了我们毛主席……下命令呀!去拼,去跟敌人拼呀!”

战士们雷一样的声音爆炸开来:

“拼呀!拼呀!”

“为党中央……我们……去收复延安……去……去……”

“为毛主席……”

“我……我就是战斗到死……我也要……要让我们党中央回到延安。”这是轻机枪射手李江国的喊声。

哭声变成喊声,喊声变成一片宣誓声。③大风越刮越大,宣誓声也越来越高

张培说:“同志们,不要难过。同志们!我们爱党中央和毛主席,我们就应该……”

战士们一哇声地喊:“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喊声像滚雷一样响。山头上、沟渠中滚转的大风,把这吼声带到远方去了

【注】1947年春天,国民党以攻占延安,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进攻延安。中国共产党根据敌我态势,确定了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延安保卫战正式开始。

古代诗文阅读(3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四章》)

材料二:

郑子产献捷于晋 , 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则我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赖。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冯陵我敝邑,不可亿逞。我是以有往年之告,未获成命,则有我东门之役。当陈隧者,井堙木刊。敝邑大惧不竞,而大姬。天诱其衷,启敝邑心。陈知其罪,授手于我,用敢献功!”

晋人曰:“何故侵小?”对曰:“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且昔天子之地一圻, 列国一同,自是以衰。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曰:“何故戎服?”对曰:“我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复旧职!’命我文公戎服辅王,以授楚捷,不敢废王命故也。”士庄伯不能诘,复于赵文子。文子曰:“其辞顺,犯顺不祥。”乃受之。

冬十月,子展相郑伯晋,拜陈之功。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

晋程郑卒。子产始知然明 , 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子产喜,以子大叔,且曰:“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子大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注】①公元前548年,郑国子产与子展一起率军攻入陈国国都。随后,子产前往晋国奉献战利品。②虞阏父:舜的后代。陶正:执掌制陶业的官。先王:指周武王。③大姬:周武王长女。胡公:虞阏父之子。④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为王侯,以示敬重。⑤圻:方圆千里。同:方圆百里。衰(cuī):按等级递减。⑥然明:又名稷蔑,郑国大夫,面容丑陋,曾预言晋国大夫程郑将死。

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夜愁白头”是怎么回事?

众多科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超负荷的压力确实会催生白发,一夜间冒出些白头发的现象是存在的,当压力缓解后白头发有可能再恢复原状。

①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研究人员认为,②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出现损耗,③这会导致过氧化氢大量地聚集在发根,④从而阻止了色素的发生。⑤也就是说,⑥头发变白是人衰老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⑦通常是因为人体内产生黑色素的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造成的。

有些人在年岁还不大的时候就出现部分白发,这种情况多与人体内黑色素的分泌有关。一部分人会出现“少白头”现象,这种情况多数是由家族遗传而引起的;如果体内缺少一些微量元素,比如缺少了钾和铜元素,(  甲  )。

但很多人听说的“拔一根长十根”的这个说法却是   A   

每根头发都有其相应的毛囊,每个毛囊中的黑色素会作用于这个毛囊产生的头发;即使把这根变白的头发拔掉,退化的毛囊仍缺少黑色素,再长出来可能还是白发,且数量不会增多。

有人觉得:通过拔白头发,能让头皮和毛囊得到“锻炼”,从而让新长出来的头发重新变黑。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拔白头发的行为并不能够引起局部的毛囊黑色素细胞的功能恢复,使其重新合成黑色素,反而会因频繁伤害毛囊,而让局部出现斑秃,甚至出现更大面积的脱发现象。

实际上,(  乙  ),但如果频次过高,每次拔的量又比较大时,头部的毛囊和头皮都会受伤害,而毛囊一旦受损,外界细菌或真菌可能会   B   , 引起感染性毛囊炎,这种炎症有时还会扩散并加重。另外,频繁拔白头发还可能对头皮造成损伤,引起头部皮肤松弛。

写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