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运动员对滑雪板的压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运动员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③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④运动员在水平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实验次数
木板表面
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的快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1.8
2
较慢
3
较快
①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②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③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④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摩擦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
(2)这种摩擦是一种(填“滑动”“滚动”或“静”)摩擦。
(1)小华的方案如图甲所示,在小卡片的两端挂上相同的钩码,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当他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开后小卡片(填“能”或“不能”)平衡,这说明二力平衡必须满足条件:;
(2)为了验证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一条件,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3)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但他发现右边的砝码比左边的砝码略重时,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的(填“平衡”或“不平衡”)。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有关,且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小敏的主要实验步骤以及记录表格如下:
①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1个长方体(记为长方体A)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
②将长方体A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A和另一个长方体受到的总重力G,并记录;
④将另一长方体放在长方体A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长方体,保持两个长方体相对静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重力G/N
压力F/N
摩擦力f/N
请你根据小敏的实验步骤以及记录表格回答问题:
(1)小敏计划探究的问题是;
(2)小敏计划探究的问题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自变量是。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空车匀速行驶时的阻力;
(3)如果装货10t,求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1)在水平传送带上,货物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是多少?
(2)每件货物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