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2025年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情景化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16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开启思维之旅】

【徜徉主题游园会】“思维大闯关”的主题游园会开始啦!请你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我是翻译家】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莫能陷也一一没有东西能刺穿它。
B、 于物无不陷也一一任何东西没有被它刺穿的。
C、 其人弗能应也一一那个人回答不上来。
D、 不可同世而立一一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成语小驿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他写初稿时已胸有成竹, 所以只须涂改几个词就行了。
B、 秋天的天气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下雨,真让人哭笑不得
C、 比赛前,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D、 这篇文章空话连篇,枯燥乏味,我读得兴致勃勃
【古今训练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吾盾之  
B、 呼         弗能
C、 冀复得兔  希冀
D、 曰  多或少
【年龄计算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丽刚满十四,正值豆蔻年华, 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朝气。
B、 她就是著名余派京剧老生李菊茹,期颐之年的她与西皮二黄打了九十多年交道。
C、 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 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D、 看上去他虽然像个小伙子,红光满面,但事实上他已到了弱冠之年
【停顿来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A、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B、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C、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在游园会中,明明负责了“闯关游戏玩不停”活动,他想要提前攻略关卡,你能帮助他吗?

【我讲“谋略之才”】

游园会中,文文负责组织了“游园故事会”活动,她想要在网上查阅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于是点开了下面的历史故事网。请你帮她一起完成后边的任务。

【材料一】 历史故事网网站截图

历史故事网

读历史故事,悟人生智慧

网站首页

成语故事

民间故事

神话故事

智谋故事

党史故事

【材料二】 历史故事网某页面简介

历史故事网

本站精心挑选了中国古代闪耀着思维火花的各类智谋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阅读这些智谋故事,能给孩子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迪,让孩子们变得聪明而理性,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善于思考和临危不惧的品质。

【材料三】历史故事网中的故事页面

历史故事网

公元 199 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袁绍兵力占优势,曹操据守官渡不敢轻易出兵。公元 200年,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处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十月,袁绍派车运粮,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聚在大本营以北的乌巢。但因为他骄傲轻敌,并没有派重兵防守。曹操得知乌巢并无重兵防守的消息后,思考许久,想到一个计策。

曹操亲自率领五千兵士,冒用袁军旗号,诈称奉袁绍命令去加强守备,到达乌巢后立即围攻放火。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多车粮草也化为灰烬。

袁军听到乌巢被破,惊恐万状,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此战曹操就是用了釜底抽薪的计策打败了袁绍,此战之后北方再也没有人能和曹操抗衡,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明明近日学习了很多历史谋略与智慧的故事,其中最感兴趣的是《晏子使楚》,恰逢“游园故事会”活动要举办讲故事比赛,他打算用以下材料去参赛。请根据要求,帮助他作好相关准备。

阅读理解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俊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合法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例外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带着思维去远航】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