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2025年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情景化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19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第一站:游览汉字大观园】请根据情境,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括号里。

元宵节,人们会外出赏烟花、猜灯谜。小明根据谜面猜谜语,下列谜底不正确的是(   )。
A、 有嘴它会叫,带甲它能游,长牙令人厌,又来闹喳喳。(鸟)
B、 有心走不快,有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可就餐。(曼)
C、 添土路不平,上车人无力,开口风就到,加火饭菜熟。(贝)
D、 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立)
小明对造字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表格里列举了几个字。结合表格,说说“田”“从”“柄”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会意    形声
B、 会意    象形    形声
C、 形声   会意    象形
D、 象形    形声    会意
小明为了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把歇后语放在了情境当中。下列句子中的歇后语使用有误的是(   )。
A、 我没有弄明白这道题,我的脑子真是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B、 我试了各种办法想把这个玩具修好,可都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 弟弟写字马马虎虎,妈妈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D、 伯伯是个桥梁专家。在桥梁设计方面,他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了。
小明把闯关活动中的内容进行梳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B、 金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C、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D、 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查找资料。
在仓颉汉字艺术馆中,陈列着许多书法家的作品。小明从网上查阅了部分书法家的信息。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因而他享有“书圣”的美誉。
B、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C、 欧阳询,宋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后人将其字体称为“欧体”。
D、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汉字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小明选择了其中四项进行批注,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是印章,使用的字体多为篆体。
B、 ②是扇面,上面的字要从左往右读。
C、 ③是剪纸,可以贴在窗户上。
D、 ④是匾额,一般挂在门上作装饰。

【第二站:探究汉字乐趣园】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第三站:汉字文化大讲堂】

阅读与鉴赏

寻找汉字的童年

【材料一】

走进汉字的历史

汉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从汉字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商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近3000年的沉寂。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数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被当成“龙骨”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人们才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而1899年也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金文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魏晋时期有了楷书。进入南北朝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附:“鸟”字的演变

【材料二】

汉字之忧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例如:在“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 2%的人能够写对。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第四站:探究汉字的奥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