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语文试卷库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书写与欣赏(7分)

积累与运用(11分)

梳理与探究(8分)

小明读完小说,做了阅读笔记,下列有误的是(    )
A、 乐观
书名:《小英雄雨来》
人物:雨来
事迹: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鬼子英勇斗争。
B、 勇敢
书名:《童年》
人物:外祖母
事迹:作坊发生火灾时,只有她冲进火海,抢救易爆物品,指挥救火。
C、 好学
书名:《爱的教育》
人物:安利柯
事迹:安利柯非常喜欢历史,学校里教的不能满足他,他回到家就找出大人的历史书来读。
D、 见多识广
书名:《故乡》
人物:闰土
事迹:闰土给“我”讲了很多新鲜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与鉴赏(35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30年前,为了祖国的强大,他抛家舍业,隐姓埋名秘密工作;30年后,他的事迹令人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他就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9年,苏联领导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可以帮助我们发展核潜艇,提供技术援助。但是苏联领导人却表示:核潜艇花钱多,技术复杂,建造工艺要求高,中国没有能力来研制。他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异想天开。为了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我国决定研制导弹核潜艇。

年轻的黄旭华担任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为了保密,他和战友们在一个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且在地图上查不到的荒岛上扎下了根。这里不通信,也不通电话,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荒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整年都是风沙弥漫,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制都得从零开始!因为所有的人根本就没见过核潜艇,更不用说全部的结构图纸了。直到有人从国外带回两只核潜艇玩具模型,团队按比例进行放大设计出了潜艇外形,通过拆解模型了解内部区域,测出基础数据。经过几年时间初步完成了大部分的设计图纸。

在研究核潜艇的十多个春秋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核潜艇结构复杂,载荷繁多,保证重心准确非常困难。黄旭华让人在船台入口处放一个磅秤,所有入艇的东西都要先过秤,以确保每个部分的重量都跟黄旭华计算得一致。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当时没有电脑,他们就靠算盘和计算尺夜以继日地与这些天文数字展开持久地战斗。

在黄旭华带领下,经过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在1970年成功下水。从1958年组建团队到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试航,用了不到13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1988年4月29日,新型的潜水艇在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试验的风险很大,艇身上一张扑克牌大小的地方就要承担一吨多海水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艇废人亡的恶果。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年过花甲的黄旭华不顾大家阻拦,毅然决定亲自参加这次深潜行动。当核潜艇快到300米时,潜艇顶壳、管道等多个位置“咔咔”作响,令人毛骨悚然。

在场的人们神情严肃紧张,两眼紧紧地盯着黄旭华。因为水压过大,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都渗出了血,但是他全然不顾,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自此至今,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依靠着极强的隐蔽性、机动性和攻击性,为保卫祖国及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力。

回顾中国研制核潜艇走过的历程,黄旭华始终坚信:“关键的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也是要不来、求不来的,都得靠自己。”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黄旭华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了!

习作(3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