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温馨的风
韩少华
①我从青岛乘船去上海。人们挤到甲板上,享受着大海所款待的清爽的风浴。我却双腿痛得难耐,只得回舱,倒在铺位上;刚拿出本《收获》来,没看几行,竟睡着了。等晚餐铃响了,我醒来正要下铺——“对不起,同志,”一声带着胶东乡音的招呼,从上铺传下来;随后,一只肤色黝黑却还稚嫩的手臂,把我那本杂志还下来,“你睡着了,杂志滑到地板上了;我拾起来,也没经你允许,就……”几乎同时,探出一张微黑的娃娃脸儿来;那两颊,歉然地漾出一对浅浅的笑涡儿……
②我,愣了。瞬间,心头涌来一种奇异的感觉:生疏而又熟稔,凄切而又温存……这感觉,又分明只来自陌生少年的那两句真挚而彬彬有礼的话语;可这,为什么竟使我如此动情呢?一时间,真还说不清楚……
③几天之后,我到了烟水空蒙的西子湖滨。拾级进入灵隐寺大雄宝殿,见那尊金漆如来佛像,竟幸免于浩劫,我惊喜极了。盘桓良久,才觉双膝又隐隐作痛。出了寺门,微风挟来了细雨。赶到车站,正想着忘记带伞的事——嗯?这雨,怎么停了?……一抬眼,只见头上撑着把青布伞,给我让出了半面,正替我遮着越来越密的雨丝。啊,那为我撑着伞的,是个瘦小的女孩子。我正要道声谢,她却侧过脸,张望着车站调度台那边,微皱着眉头。这时候,我才见她那天蓝色上衣后领窝下面,印着一块该是红领巾留下的痕迹。我正要道谢,车来了。她对我笑笑,示意我上车;我上来了,她微笑着目送我……
④唔,一个风湿病患者,免遭一场淋漓之苦,这意味着什么,我清楚。望着那隐入雨幕中的瘦小身影,如同一种极堪珍爱的东西,失落许久,竟又得之于意外,一种惊喜、宽慰,又渗着些辛酸的感觉,顷刻充满了心窝;而这令我如此动情的,又是什么?一时也还说不清楚……
⑤告别西湖,到了黄山。这座名山,是我必欲“朝”之而后快的“圣境”。我采取“蜗牛”战术,一步一步地,居然蹭到了以奇险闻名的“小心坡”。正得意呢,忽地一阵山风横闯过来,手中提包也在狂风中猛晃起来。进退两难之际,“给!”随着一声有点儿命令味道的招呼,凭空里伸过一根山藤手杖来。刹那间,我一把攥住藤杖,恢复了平衡。定了定神,——哦,旁边站着个二十五六年纪的小伙子。他操着浓重的关中口音,笑笑说:“咱来它个‘两个和尚抬水吃’,咋样?”我也笑着就势领情了。得,不仅负担轻了多半儿,还遇见个出色的向导。小伙子说,因工作关系,他这是四访黄山了。临别,他把那藤杖塞给我,又笑着说:“你腿脚不济,先拄着吧。本该送给你,可这是我捎给西安我老娘的。你下了山,就把它寄存在汽车站服务台,那里人跟我恁熟的。放心好哩……”
⑥我,又愣住了。只得站在阵阵山风里,一直目送着他的背影,想道个不足挂齿的“谢”字,也早已来不及了。我默立在“迎客松”下,看手中这藤杖,简直是一件取自天然、成于工巧的艺术品!这是远游赤子准备的敬老的礼物啊!而他,竟慨然交付给一个陌路人,做缓痛应急之需……我捧着藤杖,遥望他的去路,已是“空山不见人”了。此刻,我的心反倒平静下来。虽然,心头那异样的、温暖的感觉,仍然难以名状。
⑦山中的夜,静得很。可我,却失眠了……
⑧记得浩劫之初,我就被一群嘴巴上刚冒出一抹绒毛儿的大孩子,关进了“牛棚”。阴暗、潮湿、寒冷,又给我的骨髓里留了点纪念。以后,我目睹耳闻了许多类似的事件。可这次江南之行呢?苏堤柳色,玄武波光,固然怡神悦目;而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的美。啊,那船舱内胶东少年的片言之礼,(1)________,还有,这(2)________,究竟该如何估量?我心头的感受,又该怎样描摹呢?
⑨近午时分,我经蒲团松下,绕莲花峰脚,到了有名的散花坞。哦,好一片花涛香海。丽日当空,迎面缓缓送来一阵温煦而芳馨的风,那风,直扑到我怀里,一路疾苦,简直爽然若失了。猛地,心头一动:途中那几次难以名状的感觉,似乎只有这温馨的风,才略可比拟。记得唐人有“暖风医病草”的句子。莫非我这受了病的草木之心,在人们心灵间交汇着的这一阵阵暖风中,也有些疗救的希望……
一九八零年初秋,于黄山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