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B、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C、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D、 密咂咂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从学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师生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删去“和事故隐患都”)
B、 —根稻草丢在大街上一文不值,绑在大闸蟹上却可以卖出大闸蟹的价格。谁能否认位置不可以对价值产生影响呢?(把“可以”前面的“不”删去)
C、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一部散文集。(把“的作者”删去)
D、 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把“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调换位置)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B、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C、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振颤着长期迟顿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绛写的《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的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老实厚道、知恩必报、讲仁义、讲感情的善良的人。
B、 《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C、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它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D、 岱宗,即泰山,旧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便写出了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书写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            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            ,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            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的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