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字词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yān)哑   (chī)笑     扶(yè)        强(guō)不舍
B、 褴(lǚ)     阴(huì)     风(sāo)      佝偻(gōu lóu)
C、 稍(xùn)   (qī)息      (qiǎng)褓     旁(wù)
D、 留(zhì)    发(jiǒng)   (shà)白       恣睢(zì su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成吉思汗      红妆素裹      一代天骄      田圃
B、 润如油膏      朦朦胧胧      歇斯低里      拮据
C、 三顾茅庐      重蹈覆辙      断章取义      亵渎
D、 神色张皇      不言而喻      根深缔固      箫索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准无误的一项是(    )
A、 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的惟妙惟肖,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B、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 红霞耀天。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 便是敬业。
D、 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 非常开心。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坚决禁止。
B、 新领导能密切联系群众和关心群众痛痒,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
C、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行使职权。
D、 “严打”取得显著成果,路霸匪患已经肃清或被大部分剿灭。
下面情境下,女儿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网友聊天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网友聊天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 我有我的权利,你强行剥夺我自由是违法的。
B、 我求你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网友聊天就是了。
C、 谢谢妈妈,你的提醒我会注意,但我与网友聊天除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化解压力,请你理解并允许我这么做吧。
D、 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聊天,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长短句”。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重压下的淳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英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B、 青春创业片《中国合伙人》以“零负评”口碑引发观影热潮,不少观众看完片自发鼓掌。
C、 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D、 用6.3元过一天,你行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以增进人们对贫困的感受。

新添加的题型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格布上的花

毕淑敏

    ①好日子和坏日子是有一定比例的。就是说,你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好日子——天天蜜里调油;也不可能都是坏日子——每时每刻黄连拌苦胆。必是好坏日子交叉着来,如同一块花格子布。如果算下来,你的好日子多,就如同布面上的红黄色多,亮堂鲜艳。如果你的坏日子多,那就是黑灰色,阴云密布。

    ②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呢?钱吗?好像不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承认他过的是好日子。钱少的人或没钱的人,也不一定觉得他过的就是坏日子。健康吗?好像,也不是。无痛无灾的人不一定觉得她过的是好日子,罹病残疾的人也不一定承认他过的就是坏日子。美丽和能力吗?似乎,更不像了。看看周围,有多少漂亮能干的男人和女人,锁着眉苦着脸,抱怨岁月的难熬啊……说了若干的标准,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限呢?

    ③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我猜,是爱吧?

    ④有爱的日子,也许我们很穷,但每一分钱都能带给我们双倍快乐。也许我们的身体坏了,每况愈下,但我们牵着相爱的人的手,慢慢老去,旅途就不再孤独。也许我们是平凡和微渺的,但我们竭尽力量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温暖安宁。

    ⑤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好日子了。你的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人

肖复兴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是雪人,成了一堆脏兮兮的垃圾了。

    一个漂亮可爱的雪人,就这样在人们的手中被创造、被破坏了。

    让我多少感到痛心的是破坏它的人大多是可爱的孩子。我亲眼看见好几个孩子路过它的身旁,毫无缘由地踩它,把它当成靶子,拿雪块、石头砸它。而这些孩子里有不少恰恰在前几天还围绕在它身旁,欢乐地打雪仗,或者脸上绽开酒窝和它合影留念。

    我更无法理解的是参与破坏的还有当初创造它的人们。小餐馆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出来倒脏水就那样毫无顾忌地倒在雪人身上,尤其当雪人坍塌,剩下的半拉身子更成为他们倒脏水倒污物的垃圾桶了。

    看来,雪人最好的命运,是在雪天里诞生,然后立刻消融在雪后的阳光下,消融得没有一点影子。这样,它只会看见我们人类欢乐的前一半,不会看我们随心所欲破坏的后一半。

(选自《无缘无故的恨》,有删改)

诗歌鉴赏

综合性学习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