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真题训练二: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名著、语言运用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
B、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予》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D、 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你人气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
B、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D、 教材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如《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创业史》等。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蓝梦谷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
B、 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C、 怎么可能不来?谁决定的?你吗?没搞错吧?
D、 “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 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 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 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是共赢”。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 相对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莫言也创造了他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与福克纳不一样。
D、 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勇敢、自信和有理想,成为民族进取心的表达者和时代的先锋。
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 “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 “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 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
B、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C、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
D、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

A、 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 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 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 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山米感到像犯了罪似的,赶紧说道:“我只是在找玉米罢了。”(《山米与白鹤》)
B、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石榴》)
C、 一座玻璃的峻岭映照出金属和水泥的悬崖绝壁,也映照出朵朵白云。(《走进纽约》)
D、 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连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滑铁卢之战》)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张这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 我们上了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遨游。
D、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作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著有长篇小说《母亲》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 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岩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C、 《云南的歌会》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歌唱场景。
D、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辨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了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
B、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了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时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B、 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C、 余光中的《乡愁》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D、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背影》。
B、 《琐记》中鲁迅回忆了在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往事。
C、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问祥子,虎妞在什么地方,祥子没有告诉他。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读《牛虻》,大家深受感动。
下列作者课文及其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陈涉世家﹣﹣史记
B、 吴敬梓﹣﹣范进中举﹣﹣儒林外史
C、 鲁迅﹣﹣社戏﹣﹣朝花夕拾
D、 纪博伦﹣﹣浪之歌﹣﹣泪与笑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儿童,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 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C、 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正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循世的思想。
D、 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B、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
D、 《贾芸谋差》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作者曹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 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居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 “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名歌。
C、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人生的考虑和感悟三个方面。
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香山居士
B、 《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C、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词
D、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散文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未尝识书具”出自《伤仲永》一文,“书具”指笔、墨、纸、砚,世人称之为“文房四宝”。
B、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C、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D、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韩愈字退之,欧阳修字永叔,他们都是唐代文学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词《渔家傲•秋思》。
C、 宋濂,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是一篇赠序。
D、 《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是他的作品。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 鲁迅的《孔乙己》、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骆驼祥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小说,它们都是以主人公名字来命名的。
C、 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三顾茅庐”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B、 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D、 《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 我要找一下小鹏,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 您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多选题

语言表达

填空题

名著导读

诗歌鉴赏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