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辽宁省抚顺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0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狼(jí)     鲜(yú)      维(xiān)     惟妙惟(xiào)
B、 琐(xiè)   临(bīn)      遒(jìng)     交头耳(jiē)
C、枝(qiú)    推(chóng)    陈(tán)      自出裁(xīn)
D、 秀(qí)    薇(qián)     匀(chèn)    恹欲睡(yān)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将不折不挠地带领13亿人民用3年的时间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B、 2017“双十一”再次刷新历史记录。据悉,阿里和京东交易额达2953亿元,当晚登录电商平台的人络绎不绝
C、 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这次去上海出差学习,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
D、 校园安全与每名师生、家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危及师生安全的行为和隐患我们要重视起来,不能无动于衷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前段时间,由胡歌、张嘉译、孙红雷等演员主演的都市情感剧《猎场》在全国广泛地引起了关注。修改:将“引起”改为“获得”。
B、 11月中旬,有近80名左右的教职工在我县一高中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教育系统乒乓球、象棋联谊赛。修改:删去“近”或“左右”。
C、 抚顺市第四屑中小学生辩论赛于2017年12月12日在我市学院附属小学召开。修改:将“召开”改为“举行”。
D、 通过网民反映和记者调查,使“作业帮”、“小猿搜题”等学习类APP平台存在的问题得以曝光。修改:将“通过”或“使”删去。
选出对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记承天诗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最近发生的时间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C、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寓言,比如《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也选自其中。
D、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选出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 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
D、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鄂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诗歌鉴赏

选出对《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 这首诗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 锈迹斑斑的断戟,带有极强的沧桑感:能令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甚至“神游”于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C、 后两句作者发议论,抒感慨,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以两名女子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 诗歌咏史坏古,不止于就事论事,既可以读出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语言表达

句子默写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DNA硬盘

    ①DNA是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长久有效地记载生物的各种信息数据和图谱,这已经不再是神秘的东西了。可是,把人类文明的数据存入“DNA硬盘”,并且保存长达千年之久,不啻为石破天惊的奇闻。

    ②最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群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数据,都完全可以写入DNA生物基因信息中,并将其储存千年之久。

    ③这项研究的动因,源自一个并非杞人忧天的“黑色幽默”。2011年的某天,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格瑞斯跟同事们聊天,有人开玩笑说,一旦某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那全人类几千年来所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资料数据,会不会随着人类的灭亡而灰飞烟灭?有的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服务器、硬盘、闪存、磁盘等很多数据保存工具,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消亡,它们记载这些数据,完全可以留待新新人类去发掘。

    ④格瑞斯教授听完大家的笑谈:并没有感觉这只是一个黑色幽默,而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命题。服务器、硬盘、闪存、磁盘等数据保存工具,是可以将数据保存一段时间,但这些数据保存工具,最终还会像传统的纸质书籍一样降解,无法长久保存人类数千年的文明。

    ⑤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长久保存这些数据呢?于是,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团队,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受到生物DNA基因信息图谱的启发,他们把将数据写入生物基因信息作为主攻方向。

    ⑥经过研究,他们发现1克DNA理论上携带有455艾字节(Exabyte,EB)的数据。1EB等于10亿GB,而1000EB等于1ZB。云计算公司EMC估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额也只有1.8ZB,这意味着只需要4克(—勺子左右)DNA.就能记录从柏拉图到莎士比亚的名作,还可以延展到碧昂丝的最新专辑等所有作品。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数据,有了DNA硬盘保存,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⑦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格瑞斯和同伴们发现,DNA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反应,在室温下也会逐渐降解。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又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集思广益,认为如果把DNA数据硬盘做成化石来保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而现今最类似于化石的矿物就是石英。于是他们将石英做成壳子,这种壳子的结构组成类似于玻璃,与骨骼化石几乎相同,把DNA样本放在石英做成的壳子中,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

    ⑧把人类文明的数据存入DNA硬盘,由头源自幽默,结局石破天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格瑞斯教授等科学家,创造了人类文明数据保存与传承的神话。

(选自《知识窗》2015第5期)

命题作文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