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2017~2018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三)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于(  )
A、 约70万年前
B、 约20万年前
C、 约70万—20万年前
D、 约170万年前
卢汉同学写出的下列历史关联,错误的是(    )
A、 司马迁——《史记》
B、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王羲之——《 兰亭集序
D、 顾恺之——《水经注》
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
C、 华佗支撑了“麻沸散”
D、 《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关于“西域都护”的建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西域都护建立于公元前60年
B、 “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0国
C、 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D、 它的设置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西周时期
D、 夏商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D、 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
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目的是(    )
A、 恢复北方生产
B、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是在(    )
A、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
B、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
C、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D、 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
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可能查阅到的是(  )
A、 华佗制成“麻沸散”
B、 汉明帝建造白马寺
C、 蔡伦改进造纸术
D、 陈胜吴广起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汉文字却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

A、 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B、 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C、 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D、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

A、 氐族和羌族
B、 鲜卑族和匈奴族
C、 匈奴族和羯族
D、 羌族和鲜卑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 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 商朝、秦朝、三国
B、 秦朝、隋朝、三国
C、 商朝、秦朝、隋朝
D、 隋朝、宋朝、明朝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

A、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 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A、 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B、 都是为了实现稳定与繁荣
C、 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 都是为了解决农民的疾苦

问答题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