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2017~2018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二)

日期: 2025-04-05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翻开南京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南京的第一道“伤疤”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人们坐火车出行
B、 商务印书馆在出售自己出版的书籍
C、 街上走来成群结队的留着辫子的男子
D、 有人去拍电报谈生意
如图所示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贡献最大的是(    )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社会习俗的变化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D、 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C、 争夺地盘,扩大内战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 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对下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
B、 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C、 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
D、 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之路
C、 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 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暑假某同学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 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C、 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D、 北洋军阀政府的成立
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    )

A、 提出三民主义
B、 创办黄埔军校
C、 领导南昌起义
D、 成立中国同盟会
下列历史事件与彭德怀有关的是(   )

A、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B、 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战争
C、 淮海战役平型关战役
D、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 强渡大渡河
B、 四渡赤水河
C、 过雪山草地 
D、 井岗山会师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