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春秋初期曾发生过“周郑交质”事件,郑庄公姬嘉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
A、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 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 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的义务
D、 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的道德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车战依然受到“礼”的约束
B、 车战只有贵族参与
C、 车战有形式化的倾向
D、 车战是主要的战斗形式
公元前494年,罗马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平民拒服兵役,要求贵族禁止不利于平民的债务法,执政官被迫口头应允。由此可见(  )
A、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B、 该债务法成为罗马的首部成文法
C、 罗马法的发展与政治形势相关联
D、 罗马平民主导国家政治军事生活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直接任命内阁成员、出席并主持内阁会议;在讨论重大决策时,他的旨意常常起到拍板定音的作用。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议会仍然无力对抗王权
D、 国王仍旧保留一定的行政权
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
A、 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B、 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
C、 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
D、 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中午战争的失败(  )
A、 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B、 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
C、 促使当时中国由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制度
D、 促进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
A、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 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 中国人民斗志丧失
下图是19世纪末的时事漫画(每个动物代表不同国家,如熊喻指沙俄,鹰喻指美国等),该图所示局势意味着(  )

A、 列强已构建在华国际共管体系
B、 美国必将成为侵华的主导力量
C、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 维新思潮必将发展为政治运动
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肢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作者旨在(    )

A、 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
B、 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
C、 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
D、 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
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    )

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B、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 九一八事变标志“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D、 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1946年美苏关系开始恶化,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迫使斯大林转而支持中共全力夺取东北。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曾预言,“国际援助一定要来”“如果不来,杀我脑袋”,并再三提出“东北是重要的”,是夺取全国胜利“决定的一环”。材料说明(  )
A、 东北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成为国共两党必争之地
B、 中共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成为取胜关键
C、 东北地区成为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对抗的主要战场
D、 苏联的无私援助成为中共在东北取胜的关键因素
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它们分别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法国大革命
B、 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曾发表《告农村劳动人民书》,宣告“把土地给农民,劳动工具给工人”。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切实地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B、 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
C、 曾为建立工农联盟作出过努力
D、 是工农联合专政的政权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