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如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如图可以反映某些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下右图是平静吸气和呼气的胸廓变化示意图。
请结合图甲中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和图乙中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液类型,a是小分子物质)
为什么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呢?为一探究竟,小悦参考了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数据(单位:克/100毫升)及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你和她一起分析.
主要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01
0.1
水
90
98
96
无机盐
0.72
1.1
尿素
1.8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每时每刻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废物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如图所示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箭头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均填序号)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mL)
X
0.10
Y
0.00
1.80
Z
8.00
如图是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纵坐标表示的是未被消化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含量百分比,横坐标表示消化道的各部分。请据图回答:
组别
A
B
C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
1mL蒸馏水
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分钟
37℃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
【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盖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②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③左右两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
【材料三】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维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疑。直到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1mL
2滴
2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时间
开始
2个月后
4个月后
6个月后
8个月后
主要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时的体重/千克
60
61
61.5
62
63
主要摄入富含糖类食物时的体重/千克
65
68
70
71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D
淀粉溶液/毫升
4
蒸馏水/毫升
唾液稀释液/毫升
保存温度/℃
37
100
保存时间/分
10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