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国家
日本
1965年生产总值
2003700
1413280
698900
317570
91290
1965年所占百分比
100%
79.53%
34.88%
15.85%
4.56%
1993年生产总值
23112566
18247536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1993年所占百分比
79.85%
27.08%
27.17%
18.23%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14—15世纪,这场运动从意大利开始兴起,诗人但丁是这场运动的先驱。16世纪时,这场运动传播到了英国。
材料二:这一系列航行,使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材料三:1640年,英国国王召集议会开会,希望能够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发生的人民起义,会议期间,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行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革命的序幕。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资产阶级统治最终在英国确立下来。
国别
背景
时间
情况
共同影响
英国
工业革命后,奴隶制严重阻碍英国经济的发展
1833年
议会通过废除奴隶制法令
是人类社会在文明、民主道路上的极大进步。
俄国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1861年
A
B
1865年
通过《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议案》,正式废除奴隶制
材料二:18世纪20年代,苏格兰启蒙运动开始传播“自由”、“幸福”等具有潜在反奴倾向的观念。在几乎同时期的法国,与专制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进步力量的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各方面的束缚,启蒙运动在法国迅速发展。这场运动逐渐传到世界其它国家,极大地打击了这些国家的奴隶(农奴)制。
材料一:1920—1921年,俄国出现严重的饥荒。为应对危机,列宁采取了一些政策。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等。
材料二: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意志,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实施,使政府权力全面扩张,终于逐步建立了以政府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
材料三:2008年8月,由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很快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为应对危机,一系列国际会议相继召开,商议对策。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全球性的,而救治危机也需要全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