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消费需求增加,扩大内需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增多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需求
①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实施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
④确认市场经济下各种收入的合法性
①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②加强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增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实行增支减税政策
②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增加对困难地区的财力补助
③民企发展困难、谋转型→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上交利润减少
④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①科技创新等无形要素比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更重要
②公平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发挥财政作用,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③规范分配秩序,实现收入的平均分配
④推行企业工资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
①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
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投资
③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
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企业税负加重
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投资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②淘汰僵尸企业——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增长
③营改增——减轻企业负担——増强企业发展潜力——经济增长
④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盈利增加——经济增长
①通过提高个税税率加强再分配调节
②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和激励机制
③制定统一的薪资指导标准实现同工同酬
④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起征点3500元)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税
税率(%)
1
0<X≤1500元
3
2
1500<X≤4500元
10
4500<X≤9000元
20
……
①消除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差距
②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③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改革涉及效率与公平,能否成功将影响到国企领导积极性和各方利益
①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②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调节过高收入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
②财政支出重点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为依据
③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④国家的政策是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的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②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材料一:2017年1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2016年财政收支数据。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2015年增长4.5%,增幅比2015年回落3.9个百分点,这也是财政收入增速连续第五年回落。主要原因:一是经济下行产生的滞后影响。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增幅仍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制约了财政收入增长。二是政策性减收较多。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近年来减税规模最大的政策措施;同时,清理涉企收费、扩大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也带来一定减收。
材料二: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841亿元,比2015年增长6.4%。从重点领域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包含了很多投资性支出,促进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33万个自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