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省广安市眉山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具有开放交易特点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明朝后期,皇室贵族大量掠夺民田,以致明末农民战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清初推行“更名田”,承认了农民夺占明朝藩王庄田的事实。这表明(  )
A、 “更名田”消除了满汉民族矛盾问题
B、 农民战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C、 清初统治者接受了“均田免粮”思想
D、 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了社会发展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请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