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0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

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 商业具有开放交易特点
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开平矿务局在兴办时,李鸿章批准“距唐山10里内不准他人开采煤矿”,即使“土窿采出之煤应尽商局(开平矿务局)照时价收买,不准先令他商争售”这一举措(    )
A、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B、 旨在实现煤矿业国有化
C、 增强了官督商办企业的信心
D、 有利于商办矿业的发展
从1994年起,国务院把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均实行33%的税率。这一改革(    )
A、 标志国企改革进入产权制度创新阶段
B、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形成
C、 表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D、 体现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
A、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在论及元朝儒士的社会地位时,南宋遗民郑思肖认为,元朝儒士处于社会底层,即“九儒十丐”,儒士地位仅高于乞丐;而我国台湾学者、元史专家萧启庆则认为,元朝儒士比一般民众地位要高得多,仅次于贵族与官吏。据此说明(    )
A、 郑思肖作为历史见证者,其观点更加全面客观
B、 萧启庆作为元史专家,他的观点更加真实可信
C、 历史研究和陈述会受到时代条件及作者立场等因素影响
D、 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来源于对当时的时空环境全面考察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
A、 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
B、 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 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 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阅读表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2: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B、 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 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非选择题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1814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中国: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同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 隆繅丝厂。1898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欧洲: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德意志统一。

中国: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签订。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欧洲:1823年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 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密尔发表《论由由》。

中国: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1861年京师同文馆开办。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 报》。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等资料整理

图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准确)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