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6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西瓜榨汁   
B、 蜡炬成灰   
C、 棉纱织布   
D、 蔗糖溶解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
B、 称量固体
C、 检查气密性   
D、 蒸发食盐水
氯胺酮(C13H16NClO)俗称“K粉”,是一种麻醉药,可使人产生依赖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胺酮被非法使用,会成为毒品           
B、 氯胺酮由32个原子构成
C、 坚决不能因好奇而尝试吸食“K”粉   
D、 氯胺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9:4
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 )
A、 石墨   C    金属   
B、 酒精、  C2H5OH、  无机物
C、 火碱、 NaOH、 碱   
D、 臭氧、   O3、       氧化物
下列做法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 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       
B、 用铁锅做炊具烹调食物
C、 用加碘食盐做调味品       
D、 用甲醛溶液保鲜大白菜
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K2CO3   
B、 CO(NH2)2   
C、 KNO3   
D、 Ca(H2PO4)2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总质量增加的是( )
A、 食盐水   
B、 烧碱溶液   
C、 浓盐酸   
D、 浓硫酸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
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 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灼燃棉纱线,有烧焦的羽毛味
B、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 将尿素[CO(NH2)2]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氨味
下列鉴別方法可行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 用水鉴別NaOH固体和CaCO3固体
C、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 用Na2CO3溶液鉴別稀盐酸和稀硫酸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
A、 Na+、Fe3+、NO3-、Cl-              
B、 Ba2+、NH4+、SO42-、OH-
C、 Ag+、H+、Cl-、NO3-               
D、 H+、Na+、NO3-、SO4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NaCl溶液(Mg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B、 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固体氢氧化钠的干燥管
C、 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
D、 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B、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t1℃至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乙>甲=丙
下列图象不能符合题意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往一定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B、 往一定量的HCl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
C、 往一定量的CuSO4和Na2SO4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D、 往一定量pH=l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填空题

简答题

实验题

科学探究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